课程缘起
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有不同的表情
是丰富多样的
也是千变万化的
而在这些表情的背后
也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小二班的小朋友在一次偶然的观察中
发现了这些秘密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小晨:有好多好多表情,有一个笑脸。
澄澄:老师,我还看到了哭的表情。
小翊:有一个嘴巴大大的,是惊讶!
在幼儿的讨论中,观察表情成了他们现在最感兴趣的事情。情绪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部分,《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和愉快的情绪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教师和幼儿一起寻找身边的表情,认识表情,逐步了解生活中的情绪。
认识表情
汪老师:我们观察到了开心、伤心、惊讶的表情,还有哪些地方也有表情呢?
一凡:我在阳阳脸上找到了表情!
阿予:哎呀,小熊都生气了。
小格:小猪脸上也有表情,他很开心。
子姝:这里有一个惊讶的表情!
彤彤:沙发上的小狮子也有表情。
小霖:从镜子里面能看到我自己的表情。
表情模仿秀
孩子们从彼此的脸上、绘本上、玩具里、沙发上、镜子中找出了许多有趣的表情。这些表情有的咧着嘴巴、有的眯起眼睛、还有的皱着眉头,孩子们面对这些“表情”,开始互相对看,挤眉弄眼,原来,他们是在模仿收集到的表情。
记录情绪
幼儿周围的环境和人际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前期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识了各种表情,爸爸妈妈和宝贝在假期一起完成关于情绪的小调查。
幼儿用图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一日情绪,情绪变化时在相应的情绪后面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标记。
情绪调查表
了解别人的情绪
通过幼儿记录的“一日情绪调查表”,教师发现他们开始注意到产生各种情绪的原因,关注点聚焦到了表情背后的“故事”,例如“不可以吃糖时感到难过”;“要起床了感到生气”等等。教师提前拍摄了幼儿在园内不同情绪的照片,请这些表情的主人来分享情绪背后的“故事”。
澄澄:这是我在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戏,你看我笑的多开心!
小杨:我拼了一个长枪。
歆歆:我身体不舒服,嗓子好痛,我就哭了。
小讨论
汪老师:除了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自己的小情绪,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了解别人的情绪?
小格:我能看他的表情,他要是哭了,就是难过,就是伤心。
畅畅:他要是哭了,就会有声音,我就去看。
绘画情绪小表情
幼儿了解到每个人脸上的表情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是和我们的情绪息息相关的,每个表情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幼儿的情绪,教师和幼儿一起绘画“小表情”,引导幼儿主动分享、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师思考
当幼儿对情绪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就已经具备了管理情绪的最初能力——识别自己的各种情绪。他们开始使用各种合适的词语描述自己或者他人的情绪:开心、难过、好奇、无聊、惊讶等。在和幼儿的讨论中也不断丰富着他们的情绪词汇库。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
战胜坏情绪
汪老师:每个人总会有生气、伤心、难过等不良情绪,当我们遇到不良情绪时,应该怎么做呢?
畅畅:我像刚刚那样画画,告诉大家。
小格:如果小朋友拿我的玩具,我生气了,就去告诉老师。
汪老师:可以看一些绘本,认识不良情绪,尝试正确地表达不良情绪。
教师思考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丰富的情绪体验,但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可能会出现偏差。幼儿的情绪如果得到及时、准确的表达,就能被周围的人所了解和接受。
即便是负面情绪,如果通过及时、准确的表达,通常也会适时消退。假如长时间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就会越积越多。3-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抓住这个关键期,教育者有必要尽可能帮助孩子排解负面情绪,培养正面情绪。
情绪是表达自己,发现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就像幼儿身体的一部分,时常伴随在幼儿左右。小二班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识情绪,发现情绪,与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学会勇敢面对自己的情绪,为幼儿的生活注入强大力量,启动成长和学习的契机!
摄影及撰稿:汪静怡 初审:窦玉洁 中审:杨梦茹 终审:毕大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