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缘起
晨间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发现操场塑胶地上的小圆点也可以游戏。快看,他们正在玩跳圆点的游戏呢。
诗雨和诺诺两人沿着圆点跳这一举动吸引了宁宁和一点等小朋友,来到小圆点边上,一起在小圆点上跳来跳去。玩了一会儿,诺诺想到了一个更好玩的游戏,带领大家都排在她的后面,像开小火车一样,一个接着一个跳。随后一点还喊来了好多小朋友,他们排好队伍,每人站好一个小圆点,诺诺喊了一句“开始”,于是大家就开始往前跳起来。
小班幼儿乐于模仿同伴的行为,在排成一队向前跳的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让身体保持平稳,双脚连续向前跳。而且向前跳跃有着明确的目标(下一个圆点),一起向前跳,又让幼儿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根据地上的圆点自然形成队形,对一列纵队向前行进有了一定的体验。看到孩子们比较热衷跳的游戏,教师决定跟孩子们一起开展更多关于“跳”的游戏活动,丰富小班幼儿对于跳的经验。
学不同动物跳
镜头一
诗雨:老师我觉得我还可以学小动物跳,肯定会更好玩。
锦知:可以学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可快了。
沐沐:我会学袋鼠妈妈跳。
依依:还有小青蛙也是会跳的小动物。
小朋友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得不亦乐乎。在孩子们的要求下第二天的晨间活动,我们开展了学动物跳的游戏。
教师:你们喜欢哪些会跳的小动物?它是怎么跳的?
欣欣:我喜欢小兔子,它是两只小手举过头顶变成长耳朵跳。
阳阳:小兔子是双脚并拢向前跳。
镜头二
煜哲:袋鼠妈妈双手要放在胸前,小脚并并拢,向前跳。
晗晗:袋鼠妈妈的本领很大,跳的时候弯下腰跳出去,肯定要比小兔子要跳得远!
镜头三
自牧:我觉得青蛙的本领最大,跳得最厉害,把小手放肩膀向上跳就可以了。
一点:不对不对,青蛙是两只手放脚前面,然后蹲下来再向前跳,然后再向前跳。
教师思考与支持
在模仿动物跳的过程中,孩子们发挥着强烈的模仿意识。而小兔子、小袋鼠、小青蛙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动物,这三种动物与“跳”之间又有着层层递进的联系。利用这一特点,将幼儿带入游戏中,让幼儿沉浸在游戏中。当自牧在学青蛙跳遇到了问题时,教师并没立即介入,而他则在瑾瑜的提醒和模仿下进行尝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从双脚并拢跳到手脚并用一起跳,在跳这个动作上有一个提升,既要保持自己身体的平衡性。同时也增强平衡、灵敏、协调能力,以及力量和耐力。
在不同的地面上跳
模仿了各种各样的动物跳后,孩子们对于跳的热情还不减,讨论想要到幼儿园的其他地方去跳一跳。通过孩子们的投票决定分别到草地、沙池和塑胶操场上试一试。
投票中···
投票结果
镜头一
安沐:我们来比比谁能跳得更远!
阿泽:老师草地上硬硬的,跳的我的脚都有点累了。
骏驰:老师沙子软绵绵的,我一跳鞋子就印在沙子里了。
成熙:我也是,它太软了,我一跳就摔在沙子里了。
镜头二
琰劭:老师,看我能跳过去。
瑾瑜:看我的“空中飞人”···
教师思考与支持
探索多种形式的跳法,教师一直处于持续关注、引导的策略中,这次,他们在自发游戏跳的过程中,从单纯的模仿跳到自发地玩跳,孩子们对于跳的热衷已经非同一般。对于跳的技能也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好。
探索多形式跳法
教师:学小动物跳、在不同的地方跳,小朋友们跳的游戏都是向前跳,还有没有其他跳的游戏呢?还可以玩什么跳的游戏呢?
安沐:我看见我哥哥玩“超级玛丽”,它跳起来用头顶一下就可以顶出金币和蘑菇。
很多孩子被“超级玛丽”这个游戏名字给吸引了,纷纷表示想要玩这个游戏。于是,老师和保育员两人拿着一个飞盘放在孩子们头顶上方,模仿起“超级玛丽”跳起来用头去顶老师手里的飞盘。
晨晨:老师我姐姐还教过我一个脚用手抓住,一只脚跳。
诺诺:我知道我知道,这叫”斗鸡“我姐姐也教过我。
姝晗:我哥哥也教过我,一只脚不能掉下,不然就输了。
教师思考与支持
1.幼儿将生活中看到的、玩过的运用到游戏中,是真正对游戏感兴趣,运用“向上跳”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既锻炼幼儿的身体丰富幼儿经验,又增加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运动品质。
2.在一系列的跳的渐进过程中,幼儿从一开始的双脚跳逐渐到现在的单脚跳,幼儿的学习和尝试是显而易见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 3-4 岁的目标也指出:“幼儿能单脚前跳2米左右。”在层层递进的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和经验建构“发展适宜性”的环境。
3.激发幼儿活动的主动性,老师用语言来引导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跳,而不是用示范的方式来教授。尊重幼儿的活动自主,综合运用各种运动技能让幼儿获得更多关键经验。
图片及文字:丁玲玲
初审:邓莉 施若琪
复审:徐昆
终审:朱晨曦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