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力量之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实效性和辐射带动作用,达到“一人培训,全体受益”的学习效益,迎松路分园教师参加《‘2023年新课标精神关照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发展方向’专项研讨会》《2023学前教育金陵论坛》两项活动,返园后,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了梳理和回顾,5月16日全天对老师们进行了二次培训。
首先,保教主任陈岚分享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在主会场的专题讲座,从凝练核心素养、明确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梳理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优化音乐活动设计、完善指导评价、加强跨学科融合等方面,对“新课标如何落实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进行了分享。重点介绍了许卓娅教授最近4年来围绕“有效的音乐教学”这一重要课题持续性研究的成果,传递国内外幼儿音乐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最新的研究动态及操作策略。
吴菡老师分享了大班音乐活动《神奇的魔法师》,将“颜色变变变”的科学小实验与音乐活动相融合,有趣的实验,轻快的音乐充分的吸引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孩子们跟随音乐节奏的变化,自主变换姿势晃动手中的瓶子,揭开手帕发现瓶子里的水悄悄地变了颜色,孩子们兴奋的为自己鼓掌,更加的爱上音乐活动。
随后毕静老师分享了大班歌唱活动《春来了》。结合春天的场景及春天里的动植物设置情境,通过“故事-图谱-音乐-其他”循序渐进的流程,让幼儿获得对音乐的表征,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即时反应游戏和大胆创编五个字的新歌词进行演唱,教师选材贴近幼儿生活,情境充满了趣味性,巧妙的回应,行为规范教育渗透其中。充分渗透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
王菲虹老师结合了外出参观拍下的照片和视频,分享《幼儿园生成课程的‘思与行’》,向老师们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她强调每个儿童都是不同的,他们各自带着蕴藏自己观点、个性的“盒子”来到幼儿园,不同“盒子”需要相互交流、碰撞,不断获得扩展和丰富。如果幼儿园课程完全是预设的、固定的,那么这些“盒子”将被放置于课程之外,那将造成教育的巨大浪费和损失。只有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幼儿园课程,才的对话提供空间和可能。
外出学习是一种收获,分享交流是一种升华。通过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走出去,带进来”的作用,不仅解决了音乐教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开拓了视野,同时对幼儿园音乐教学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宁静方能致远,厚积才始薄发。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老师们定会带着新的思考再出发,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撰稿:毕静 审稿人:陈岚)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