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花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熟悉感兴趣的事物,真正开始实施的契机则是来自于荣幼教育集团总园中二班的亲子插花活动。中二班的孩子们有着较好的观察能力和强烈的探索欲望。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想到了我们的特色区域“有间花店”,于是《创意花盆栽》就此而生。
活动过程:
“创意花盆栽“引入
师:那你们想要用什么材料来做花呢?
幼:用粘土,粘土可以捏出各种形状的花。
幼:我看到牡丹花很漂亮,花瓣数量很多,我想做牡丹花。
幼:我有一个好主意,花做完后我们来做花盆吧!然后把花朵装进花盆里。
在小朋友讨论后,他们提出可以用制作粘土花的办法制作各式各样的花朵。根据孩子们的能力、兴趣和需要,我们将幼儿关于“花盆栽”的问题进行归类,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对照关键经验,根据关键经验我们确定了初步的探究图。
任务一:花的种类大调查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幼儿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方式,欣赏各种不同种类的花及花瓣形状,并展开了“我认识的花大调查”
通过调查,孩子们发现大自然的花,种类特别的丰富,花瓣的颜色、形状和数量各有不同。
# 老师有话说
在本阶段,孩子通过观察体验、查找资料、集体讨论等形式丰富了对花的认识,获得了“花的特征”经验,为丰富创作打下基础。
任务二:花朵变形记
那么你们想制作哪种花呢?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呢?为丰富幼儿的创作,我鼓励孩子们做计划—设计花朵。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通过搓圆、揉捏等方法制作了颜色、形状、数量不同的花瓣,并添上了花蕊,使小花更加生动了。
# 设计花朵
# 制作花朵
# 老师有话说
本次活动,孩子们通过分享交流,绘画设计图,和实际操作,丰富了对花朵不同形态的创作:从制作单层花瓣到制作多层花瓣,从单一的圆形花瓣到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花瓣,从单一的颜色到色彩搭配组合。孩子们的想象创造、操作技能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任务三:固定花茎
# 问题出现
花朵做好了,现在为花朵装上花茎吧!孩子们继续选择用粘土做花茎,可是问题出现了……
用粘土做花茎怎么一下子就软了呀!
在尝试做花茎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用粘土不足以支撑花朵。
# 寻找花茎的代替材料
于是小朋友们开始寻找花茎可代替的材料。
幼:把花茎做短一点
幼:用吸管固定,比较牢固
幼:粗的绿色铅丝可以直接固定在花朵上
幼:在细铅丝外面包裹绿色粘土或丝带
经过探索和尝试,小朋友研究出了三种固定花茎的办法。解决问题后,孩子们选择自己心仪的材料,继续他们的花茎制作和固定。
# 老师有话说
孩子们在寻找制作花茎的可行材料中,根据材料特性:粘土可以随意变化形状但太软,吸管坚固但不能任意变换形状,扭扭棒可以变换形状又能固定花朵。最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制作花茎。
任务四:花盆创想
# 我的设计
花朵制作完了,都是把花直接装进花盆里,插在花泥里。孩子们觉得之前收集的竹藤花篮有点单一,于是他们对创意花盆有了新的思考:能不能用其他材料做花盆?怎样设计装扮我们的花盆呢?
孩子们想到了用纸杯、粘土做花盆。为了让自己设计的花盆更好看,就自发地用画笔设计了自己想要的花盆,制作时也更加地有目的性。
幼儿通过分享交流,想出了很多代替现有花瓶的办法,并能在制作花盆的过程中大胆地表现和创造。利用牛奶瓶、纸杯、粘土等进行制作,并学习用剪贴、绘画的方式装饰自己的花盆。
# 固定花茎
制作完花盆,孩子们打算把自己的花“种”进自己的花盆里,可是问题又来了。怎样固定花茎呢?
幼:这个花茎固定不住,一直要倒下来。
幼:可能是花茎太长了,应该放进高一点的花盆里。
幼:我用粘土固定的花茎和花盆怎么也倒了。
幼:粘土太软了呀,吸管插在里面就倒了。
幼:那我们可以等粘土硬一点的时候种花,或者放上沙子固定。填上沙子、铺上粘土。
插花师插花完成啦……
# 老师有话说
孩子们在不断地探索尝试中,感受了粘土、沙子的不同特性,并能够根据花朵的大小、花茎的长短选择合适的“花盆”进行插花。遇到问题时会积极沟通、合作、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游戏记录
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游戏故事以及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写在最后
本次活动,孩子们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感受动手操作、想象创造,经营花店所带来的乐趣。在“锦上添花”活动中,我们打破了以往教师主导、幼儿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师更多从关注“儿童的经验”到“儿童的发展需要”,从关注“儿童的学习结果”到重视“儿童的学习、探索过程”,与幼儿共同商讨,收集什么材料制作花朵更适宜?做好的花朵如何呈现?用途等,在推进课程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随时调整契合儿童当下的需求,遵循幼儿的发展需求与兴趣,创设适宜的环境,支持他们的探索,把真实的行动、过程还给幼儿,让他们在自主行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撰稿、编辑、摄影:赵云 审稿:叶崇莹 审核:刘晓艳)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