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围绕“爱国是核心、卫生是根本、运动是方式”,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精神,确保幼儿学习生活环境干净整洁,保障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日,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杏林分园在园长蔡葵的统筹安排下开展了“爱国卫生月”的主题系列活动。
爱卫先导篇
今年4月是第35个爱国卫生月。近日,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印发了《关于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今年爱国卫生月的主题是“宜居靓家园,健康新生活”。那么,“爱国卫生月”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么做?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是指强化全民健康意识,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健康危害因素,提高公民健康水平的社会性、群众性卫生活动。
爱国卫生运动是什么时候发起的?
1952年春,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中,对朝鲜和我国发动了细菌战争。在保家卫国的浪潮中,推动了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把这项伟大的运动称之为“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自1952年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70多年来,我国爱国卫生工作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以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全民族文明卫生素质等为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那我们大家应该怎么做呢?
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广大市民都应该树立和践行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健康管理理念,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加强健康管理,形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
爱卫宣传篇
幼儿园利用升旗仪式、电子屏幕、家长群等多种载体,倡议全体师幼、家长积极参与爱国卫生月,增强大家的文明健康意识,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爱卫幼儿篇
各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爱国卫生月,鼓励幼儿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践行文明卫生,争做环保小卫士。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是如何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的吧!
小一班以图片、视频、谈话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爱国卫生月活动内容,鼓励他们在进餐是保持桌面整洁,不撒饭粒,引导幼儿吃完饭及时擦嘴漱口,养成良好的进餐卫生习惯。
小二班通过PPT、洗手儿歌等形式积极向小朋友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精神,让幼儿了解使用正确的七步洗手法能有效抑制病毒的滋生,抵抗病毒的入侵。活动中孩子们继续巩固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在一日活动中养成使用“七步洗手法”的好习惯。
中一班通过集体活动,孩子们了解了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相关知识,纷纷化身为“社区小小志愿者”,手拿垃圾袋,将周围的垃圾清理,还进行了垃圾分类。老师们也将“垃圾分类”的游戏卡片投放在班级的区角游戏中,寓教于乐,使孩子们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中二班老师带领幼儿了解“爱国卫生运动”相关知识后,布置了相关主题任务,希望孩子们在家也可以做个爱健康的好宝宝。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加,不仅培养了保持卫生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还更好地发挥出“小主人”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家庭营造整洁卫生的环境。
为了培养幼儿用眼卫生习惯,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大一班教师通过课件、儿歌、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们认识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的用处,了解近视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幼儿的食品卫生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大二班的小朋友通过自己寻找食品袋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了解过期食物的危害,知道过期的食品不能吃,还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深入认识健康食品的种类和营养价值。
爱卫后勤篇
后勤教职工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爱国卫生运动中,干净整洁的教室和食堂、宽敞明亮的走廊和操场……这些都是全体后勤教职人员辛勤劳动的成果,他们的付出,为幼儿营造了更加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幼儿能够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共享。通过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优化了幼儿园及周围的环境,更增强了全体师幼及家长的卫生健康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文明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习惯,让我们家园携手,一起共建健康文明幸福的生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撰稿:余婷 编辑:余婷 初审:朱清 复审:沈娟 终审:蔡葵)
‘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