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耕不辍,倾心传承。4月16日,合肥市逍遥津小学刻印有痕”版画工坊派教师代表韦蓉老师来到黄山市追根溯源,拜访徽派版画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勇先生。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创造者、承载者、传递者,为非遗进校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作为安徽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徽派木刻版画在逍遥津小学全体师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是令人向往的,而对于它的普及、传承和发展,全体师生有着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明清时期,全国四大雕版镌刻中心之一的古徽州徽派版画驰名中外,尤以徽州歙县虬村黄氏雕版镌刻最闻名,版画界素有“镌刻之精在于徽,徽刻之精在于黄”之赞誉。出生于歙县虬村的黄勇先生,是黄氏徽刻第19代传人。
他自幼随父亲黄肇祖学习版画雕刻技艺。作为徽派版画省级非遗传承人,黄肇祖先生对版画创作要求严苛,稍有差错即毁板重雕。黄勇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练就了厚实的刀工,后师从著名版画家师松龄先生,致力版画创新,将版画与治印结合起来,创作出的作品意境悠远。
采访中,从艺30余年的黄勇先生,不忘初心,边讲解边演示,刀法精细,别具匠心。他创作的《梦笔生花》《徽州古韵》《状元图考》《忠孝节义》等多幅作品,获省工艺美术最高学术奖“创新奖”等多项荣誉,复制的多幅版画和墨模被中国徽文化博物馆珍藏。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传承人精耕细作,在为徽派版画“守阵”的同时,如何让徽派版画进校园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呢?交谈中,黄勇先生说到,“版画课程要从小学生的视角出发,让学生自主选题、自主创作,让徽派版画记录、反映出当今小学生的所想、所行,做符合时代的创作……”
最后,黄勇先生对“逍遥”师生们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和期待。
合肥市逍遥津小学面向广大师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系列社会实践和教学活动。同时,关注本校师资成长,助力教师非遗技艺的培养与提升,支持本校美术教师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等。在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这条路上,将一如既往,为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利用贡献力量。
(撰稿:韦蓉 初审:宋建军 终审:吴晓静)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