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掌握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增强师幼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2023年3月16日——17日,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森林城分园开展了“预防结核 守护健康”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
各年级组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主题活动。小班通过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预防结核病儿歌”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习科学预防结核病。中班通过图片、“预防肺结核”视频等形式,图文并茂地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的症状、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等。大班开展“远离结核”主题绘画活动,小朋友们画出自己知道的防治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并且争当小小宣传员,向身边的人讲解、宣传结核病防控知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关于结核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了师生预防各种传染病的意识,帮助大家掌握了科学防病的方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快步伐消除结核病对社会的危害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担当。宿幼森林城全体教职工拉起一道有力的健康防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结核病知识宣传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
二.结核病是如何感染、发病和传染的?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
三.肺结核有哪些主要症状?
(一) 全身症状
1.长期低热或午后潮热。
2.全身不适,倦怠,乏力。
3.盗汗:多发生在半夜或清晨。
4.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
(二) 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开始为轻微或短促干咳可伴有少量粘痰,病人和医生容易忽略。随着病情进展,痰量渐增多。
2.咯血或血痰。
3.胸闷、胸痛。
4.气急。
四.如何预防肺结核?
1.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痰要用纸包好焚烧,不要随地吐痰。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4.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5.卡介苗接种对象为新生儿,主要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对预防成人肺结核效果有限。
撰稿:阎晨 摄影:全体教师
初审:陈星 复审:盛梅菊 终审:吴云 编辑:王宗睿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