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探究的问题。基于本月绿色主题活动《地球小卫士》,大二班的宝贝们对珍惜地球上的水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缺水的情况下,有一盆很脏的水,怎样才能使水变干净再利用呢?经过讨论,第二天大家纷纷把过滤需要的材料带来。大家一起动动小手试一试,不一会儿,大家发现污水经过过滤真的变干净了,大的东西已基本被过滤出来,但水还是很浑浊。
于是,大家决定多换几种不同的材料试一试,并一一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经过多次尝试后,大家发现需要选择“眼”小的材料进行污水过滤,经过多次反复的过滤,并且每次过滤要更换或添加干净的材料,这样水才能一次比一次干净。在找到方法后实验成功,污水果然比第一次实验时变清了很多!真的很神奇呀!
实验结束后,宝贝们和老师一起通过视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水的过滤过程和原理。
(1)小石头上的空隙比较大,脏水一下子都流过去了,只能过滤大颗粒。
(2)海绵吸水力较强,能吸住细小的脏颗粒。
(3)活性炭能去除大分子有机物、铁氧化物、余氯、异味,对于降低水体的浊度、色度,净化水质等也有很好的作用。
(4)棉花上有许多毛毛,就像很多的小手,能把水里的脏东西粘住。
(5)湿纸中的棉质纤维和水有着较好的亲和力,它的表面有无数小孔可供液体粒子通过,而体积较大的固体粒子则不能通过。
一日生活皆教育,《污水变干净》科学活动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主动探究与思考污水净水的方法和原因,在亲身体验和操作中初步了解了污水净化的科学原理,在合作游戏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支持幼儿的经验不断生长。也让我们继续期待孩子们下一次的探秘吧!
撰稿及摄影:余曼曼
初审:刘丽媛
中审:文皖芹
终审:陈 晨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