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学前教育集团蓝光融熠园:防范于心 反诈于行

发布日期:2023-02-13   作者:庐阳学前教育集团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随着我国电信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互联网等电信网络平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同样也滋生了许多利用电信网络平台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并迅速蔓延,甚至成为几种主要新型犯罪之一。当前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电话、微信QQ等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越来越多,作案手段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欺诈性,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为进一步加强我园师幼及家长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和能力,充分了解防范诈骗的知识,减少师幼、家长的财产损失,请认真了解以下内容。

常见诈骗手段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投资理财诈骗

消费需求旺盛,借贷行为多发,有不法分子趁此作案。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发布股票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婚恋交友平台等渠道锁定受害人并骗取其信任,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引诱受害人加入“投资”群聊、听取“投资专家”直播课、接受“股票大神”投资指导,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获得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并被诈骗分子拉黑,且虚假网站、APP无法登录。

冒充网购客服退款诈骗

购物需求增加,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及快递信息后,冒充购物网站客服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其购买物品质量有问题,可给予退款补偿。随即提供二维码诱导受害人扫描,受害人便根据提示输入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最终银行卡的钱便被转走。或者以系统升级导致交易异常、订单失效为由,将冻结受害人账户资金,让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扫码送礼泄露信息

商家大力促销,消费者经常能看到“扫码关注送好礼”等宣传广告,街边扫码送礼的活动更是随处可见。很多人抵挡不住免费的诱惑,便会参与扫码领取礼品。免费礼品容易拿,其中风险要警惕。因为通过扫描二维码有可能被窃取个人信息及账户信息,使得重要个人信息被泄密。

防范小妙招

三个“不要”

1.不要登陆陌生的不熟悉的场所提供的免密码验证的Wifi,以免个人手机信息泄露。
    2.不要将网银、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的登陆密码和支付密码设为相同的数字或出生日期,一旦身份信息泄露,密码极易被破解。
    3.不要使用网吧、宾馆等场所的公用电脑登陆个人网银、支付宝账户等界面,一旦该公用电脑被人植入木马病毒,极易发生盗刷银行卡案件。

八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一律终止联系;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一律终止联系;
    3.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一律终止联系;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或有急事要先汇款的,一律终止联系;
    5.凡是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一律终止联系;
    6.凡是要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一律终止联系;
    7.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打款的,一律终止联系;
    8.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一律终止联系。

六个“一律”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目前,公安部研发出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具有拦截诈骗预警,报案助手、举报线索、反诈宣传等功能,APP还覆盖了很多专业的防骗战术以及诈骗案例,并通过全面的数据挖掘与比对,实现智能识别疑似诈骗电话、短信、APP风险,并对风险行为预警及提示,有效封堵诈骗行为;请各位家长在提高反诈防骗意识的同时,立即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如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有疑问或需协助,请及时拨打110进行咨询。

安全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引导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让我们家园形成合力,共同携手,树立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确保家庭财产安全!

图文:均来自网络

编辑:陈颖

初审:吴文静

复审:谷莉莉

终审:宁晨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