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辞旧迎新。孩子们开启了愉快的假期居家时光,但是长时间居家,大家的“情绪免疫”也在悄然的发生变化,为科学做好孩子们在居家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肥市蓝光融熠幼儿园准备了一份居家心理健康疏导小贴士,让我们一起互相陪伴,以积极的心态健康快乐地度过居家时光!
孩子的生活及心理易受到外部环境、周围人们的行为、态度、言语的变化而变化,长期居家,孩子的哪些表现需要家长及时关注,正向引导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用心观察 及时发现
情绪方面
居家时无聊的生活,孩子可能会出现烦躁、郁闷、焦虑、容易生气、爱哭闹等情绪问题。
行为方面
缺少了同龄好友的陪伴,孩子可能会出现比平常更粘人、发呆不动、沉默少语、精神不集中、原本具备的能力逐渐下降或消失等行为表现。
生理方面
因活动环境的单一,孩子情绪紧张,运动量的减少以及生活习惯的紊乱等,可能会出现厌食、早醒、难以入睡、全身不适等生理现象。
正确看待 正向回应
耐心倾听
耐?倾听孩子的?声,要了解孩子在害怕什么。并告诉孩子,传染病不是今天才有,曾经有过,将来也会有,?类曾经很多次?起努?战胜了传染病。
爱的拥抱
充满爱意的拥抱和抚摸可以让孩子感觉安全,不再害怕与恐惧。
正确解答
对于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阳性、居家等问题,家长要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不回避、不批评、不忌讳,也不能只给出简单的、不含恐怖细节的答案,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选择科学的方式、简洁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传递信息。
利用行动 有效疏导
趣味游戏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是缓解焦虑的最佳方法。居家期间,可以跟随老师们准备的有趣的游戏一起动一动,让幼儿感受到生活的小趣味,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
用爱陪伴 用心教导
父母的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的情绪越稳定,孩子受到的影响就越小。家长朋友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1)保持情绪稳定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孩子,孩子通常会通过父母的情绪和反应来认识和看待世界,因此,父母的情绪越稳定,孩子受到的影响就越小,最重要的是放平心态,积极乐观,做好情绪管理。
(2)坚持健康生活
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做运动、学习做手工;一起读一本喜爱的图书,讨论故事的情节等,遇到问题,鼓励孩子通过网络及时和老师沟通。家长要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用心陪伴,共赴美好。孩子的假期生活离不开家长的陪伴与指导,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用科学的防疫方式、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和孩子一起获得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
文字:吴文静
图片:网络
编辑:吴文静
初审:吴文静
复审:单秀琳
终审:沈毅丽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