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学前教育集团蓝光融熠园:均衡营养 健康成长

发布日期:2023-01-04   作者:庐阳学前教育集团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疫情居家期间,大家在全力做好防护工作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幼儿的膳食管理。如何保障幼儿充分的营养均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呢?合肥市蓝光融熠幼儿园为您推荐幼儿居家饮食健康指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均衡膳食 健康饮食
1.食物多样 合理搭配

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多样的食物包括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把各种食物合理分配到一日三餐中,是膳食平衡的关键,可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2.进餐规律 保证三餐

注意规律用餐,按时吃饭,保证一日三餐,能量合理分配。建议早、中、晚餐的间隔时间在3.54小时,用餐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上午10点及下午3点分可搭配牛奶和水果。

3.足量饮水 病毒不找

饮水可保障体内营养成分及代谢产物及时运输和排除,保持体温恒定。建议每日的饮水量为700-800ml,以白开水为主,少喝含糖饮料。适量的饮水能保障新陈代谢,家长也可适当煮水果羹,去火又健康。例如:蜂蜜柠檬水、苹果山楂水、冰糖雪梨水等。


4.饮食卫生 生熟分开

家长在烹饪食物时,食物都要煮熟煮透(特别是肉蛋鱼等食物)。烹饪时,生熟食品分开,在处置盛放生食及熟食之间要认真洗手。不仅要提醒幼儿餐前洗手,家长也要做好榜样,烹饪前、后都要洗手。使用餐具时,每人单独使用碗筷,使用公筷。不要将成人吃过的食物给幼儿食用,也不要用嘴吹凉食物后喂幼儿,以防唾液交叉感染。建议每次消毒餐具30分钟以上。

冬季幼儿饮食注意事项

一、“四舍”饮食

1.舍过多“油腻”

油腻食物热量高,不易消化,会加重肠胃等消化吸收系统的负担。冬季储藏能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食高蛋白(如鱼虾等)以及坚果类的食物。

2.舍过多“辛辣”

刺激性食物会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快,身体发热过多,流汗也会导致人体水分散发,加重“上火”症状。所以要减少辣、麻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3.舍过多“生冷及水生食物”

冬季吃冷饮、冷食,不但会影响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还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和经常性腹痛。

4.舍“暴饮暴食”

天气逐渐变冷,幼儿的食欲开始恢复,如果不能控制好饮食摄取量的话,容易导致热量过剩,转化成脂肪堆积,导致孩子过于发胖哦。

二、“五入”饮食

1.多摄入“粥类”

冬季特别适合食粥,食粥可益胃、生津。中医认为:“晨起食粥,推陈出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2.多摄入“多彩蔬果”

秋季适宜多吃滋润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和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等等。

3.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食物”

常见食物来源:蓝莓、番茄、葡萄、绿茶、坚果、胡萝卜、燕麦、石榴等。抗氧化物质可以增强脑力,让孩子时刻保持青春神采。

4.增加“户外运动”

冬季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体弱儿膳食摄入推荐
一、贫血幼儿膳食摄入推荐

1.每日主餐有瘦肉或禽蛋、肝、鱼25克,每天鸡蛋1个、豆制品15~25克、牛乳或豆浆250毫升,既有丰富铁,又有优质蛋白质。

2.每天必须摄入足够蔬菜和水果,并于进餐时同食,以保证体内维生素C需要,促进铁吸收。

3.每天必须进食谷类,如米、面、面包。


二、肥胖幼儿膳食摄入推荐

1.低脂:少摄入脂类可以分解体内的脂肪,肥胖儿童较喜欢油炸食品,其所含脂类经油炸后味道较香。

2.低糖:过度地食用糖类,无法消耗,在体内储存成脂肪,应多运动,消耗糖类后便会动用体内的脂类,消耗储存的脂肪和糖原类。

3.高蛋白质:如果原来食量较大,蛋白质也应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不如脂类和糖类大,因此蛋白质在整个饮食中占比较高。

4.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在控制饮食时还应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5.选择饱腹感强但能量低的食物:可以选择萝卜、胡萝卜、黄瓜、莴笋等,还可以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等,也有助于排便。

当然,除了要注意饮食外,还要常常带孩子参加各种户外运动,以增强抵抗力。室内要注意通风,不要经常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需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

 最后,幼儿园提醒家长们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哦!

图文:来自网络

编辑:余晓瑾

初审:谷莉莉 吴文静

复审:单秀琳

终审:宁晨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