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幼教育集团:环境无痕学有迹 聚焦教研展智慧

发布日期:2022-07-02   作者:管悦昕c安幼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将“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作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的实施途径之一,因此环境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共研互学,亲身体验,为了更好地促进保教质量的提升,让教育思想落地实践,2022年5月23日上午,在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李峥的安排布署下,安幼教育集团以总园为主会场、各分园为分会场线上、线下同步会议的形式,开展集团五月大教研活动,参加此次教研的有安幼教育集团总园长李峥、各园副园长、执行负责、保教主任、全体一线不带班教师以及国培计划(2021)—安徽省幼儿园高端引领人才培养项目安庆师范大学班的各位园长老师们、安幼互动发展联盟的园长老师们,本次活动由总园保教主任艾迎主持。

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价值不止于“环境”本身,更在于隐藏在幼儿园环境背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哲学思考。总园张婷婷老师以《对话环境,浸润童心——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为题,从“课”随童心,“程”现精彩;把握核心,墙语灵动;角落之美,自然之趣;“区”动童真,“域”见美好四个方面汇报了总园儿童视角下的主题墙、游戏环境及创新性的经验做法,充分展现了看得见的儿童成长、看得见的教育智慧。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需要和权利,游戏环境与材料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媒介。桃蹊分园孙晓艳老师以《教育回归自然,环境涵化成长》为题,从建立自主可探索的环境;生成富有变化的动态环境;追随幼儿兴趣,寻自然野趣;循自然质朴,建立“看得见儿童”的课程等方面汇报了桃蹊分园基于安吉游戏精神的环境改革、自主游戏实践中的经验与收获。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无声的老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城市之光分园柳真老师以《“环”伴成长 “域”见美好》为题,从遇见儿童,会说话的墙面;回归儿童,“三见”有故事的游戏两个方面详细汇报了童本视角、童本取向、童本生发的幼儿游戏过程与路径。

一点一滴皆用心,一角一落皆巧思一步一处皆探索,一墙一景皆教育。迎松路分园连孟丽老师以《“环”育童趣 “境”育童心》为题,从创环境,润童心;巧构思,深内涵两个方面,基于儿童本位,诠释“环境育人”理念,将儿童本位融入环境,将课程视角、过程意识落实到环境中,呈现幼儿的学习路径,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教”回归环境,让“育”在爱中弥漫。

城市之光保教主任赵娟从主题游戏环境、课程视角、过程意识、游戏环境等方面,结合各班级的主题墙、游戏环境进行点评,点赞了教师真正做到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把握儿童本位,体现过程意识,展示课程视角的有效做法,并提出集团各园教师在游戏环境方面要更加注重游戏规划的个性化、游戏设计的机动性、游戏材料的操作性和游戏过程的真实性等建议。

集团教育教学负责人何丽丽肯定了各园在主题墙和游戏环境中大量呈现出了孩子们思路、想法和游戏行为,真正做到放手让环境回归幼儿,同时,她建议在各班教师要将环境与课程相结合,重视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在吊饰、装饰上去色彩化,让环境在幼儿的对话中、需求上出发,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大量提供低结构、可移动可组合的材料。

安幼教育集团总园长李峥表示:主题墙与游戏环境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课程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有机融合,主题墙和游戏环境承载着幼儿对主题活动、游戏中的认识和理解、对未知领域的探秘和表达,同时见证了幼儿学习的轨迹。集团各园的主题墙与游戏环境都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园所独特的教育文化内涵,在主题板块中呈现出的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等学习与发展轨迹,也体现了幼儿对主题的探究过程和阶段性成果,变静态环境为动态环境,真正做到将主题活动资源拓宽、拓深。

最美好的成长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漫步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安幼教育集团各园教师将继续重视幼儿的权利和需求,学有所思、学思结合,站在幼儿的视角去观察和解读幼儿,和幼儿共同创设属于他们的主题墙及游戏环境。

                 (撰稿:张莹莹  初审:蒋小娈  复审:陈岚  终审:李峥)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