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100层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这么高的房子会用什么材料建造呢?”
“谁会住在100层房子里呢?”
“房子里会有什么东西呢?”
“房子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海底100层房子》每一层都给孩子们带来了惊喜,在快乐阅读的同时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孩子们在阅读过《海底100层房子》后,开始思考:如果在地下建100层房子会是什么样的呢?
一、“地下100层房子是什么样的呢?”
在阅读《地下100层房子》前,引导幼儿在没有绘本框架的约束下,进行有主题的发散性想象。孩子们绘制了圆圈图形思维导图,在中间标注上这次思考的主题“100层房子”,大面积的空白留给幼儿去填充。
幼儿对100层房子的想象思考
二、“哇,原来蝉有这么多的秘密!”
在阅读《100层房子》时,孩子们对故事中的“蝉”产生了兴趣,热烈的讨论着,出现了阅读兴趣的转移。
①“蝉在喝饮料!”
:“蝉在房子里调制各种口味的果汁。你看,它的房间里有好多实验器材。旁边的架子上摆了好多瓶不同种类的果汁,有橙汁、橘子汁、胡萝卜汁,它开心地喝着。”
:“蝉爱喝饮料,我也爱喝,我爱喝可乐,可是妈妈不让喝。”
:“蝉在看电视呢。”
:“蝉在看报纸呢”
由于幼儿对蝉的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幼儿对绘本中的画面理解仅局限于自己仅有的经验。于是我们开展对蝉的调查并引导孩子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录。
②“关于蝉的调查思维导图及表述实录”
:我用红色记录蝉的样子、橙色记录蝉的食物,蓝色记录蝉的本领,黄色记录蝉的声音。蝉有两只眼睛,两对透明翅膀,6条腿,前面两条腿有像螃蟹一样的钳子。蝉小时候吸食树根里的汁液。长大后吸食树汁。
蝉的本领
:我用循环图记录蝉的生长过程,它先产下400个卵,然后卵孵化成像小蚂蚁一样的幼虫。接着长这么大,最后长出两对翅膀。
蝉的一生
③“蝉调制出了味道最好的根汁饮料!”
再次阅读时,孩子们的语言发生了变化......
:这里生活着蝉的幼虫,21层的这只蝉收集到许多不同树的汁液。22层这只蝉将树根里的汁液取来喝。24层的蝉它将不同树根的汁液进行混合,它说:“我要调制出味道最好的根汁饮料。”
:25层,三只蝉它们将树根里的汁液酿成了酒,今天它们开了一瓶树根酒倒在玻璃杯里用嘴开始吸酒,啊!好酒啊!
:27层,三只蝉宝宝在看自己将来的样子的电影,这样就能知道自己将来能飞,能爬树。
三、“要这样记录绘本故事线索才更清晰!”
边阅读边绘制思维导图,能帮助幼儿细致地阅读,并根据此记录进行分析梳理,从而概括出绘本的主要架构或主要内容。
“第一层住着小兔子,第二层住着小兔子,第三层………”第一组的妍妍边看边记着,忽然笑着对旁边的小朋友说:“全都住着小兔子啊。”
佳佳说:“第一层到第十层都住小兔子。”于是孩子们纷纷翻了翻后面.说“后面住着浣熊,第11层、第12层也是,第13层也是。”佳佳又说“第11层到第20层都住浣熊。”
此时,教师引导佳佳将自己的发现用1~10这样的符号进行记录,并分享,大家纷纷效仿。于是,出现了更加翔实清晰的思维导图记录。
四、“我们一起自制绘本吧!”
阅读绘本后自制绘本已成幼儿阅读的重要表征手段,我们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将幼儿对“100层房子”绘本设计的相关条件以符号、文字表征出来。
绘本制作过程
绘本故事呈现
①小乌龟的家
②西瓜虫的家
教师思考:
思维导图,能把抽象的思考用具象化的图形展现出来,非常适合还处于读图阶段的孩子。
泛泛的阅读只是兴趣阅读,而反复得阅读才能把绘本真正地读懂、读透。孩子们在掌握这种思维方式以后,不仅在自主阅读时,小脑袋里自觉地形成了清晰地故事脉络,还在故事创编中利用思维导图搭建了完整的故事架构。这样阅读的过程不再是囫囵吞枣,而是变得更加积极有效!
撰稿:王简 摄影:王简
初审:刘山桃 复审:白霞 终审:吴云 编辑:王小浠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