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时间开始了,硕硕和彬彬在用积木块玩搭房子,房子越搭越高吸引了班上孩子们的注意,并纷纷开始模仿,你一言我一语地喊着:“我也要搭高楼"。很快,一座座“高楼”在桌子上拔地而起,但在搭建过程中“高楼”出现了不稳定、或者轰然倒塌的情况,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
发现平衡——搭高楼
区角游戏结束后,孩子们依旧乐此不疲的讨论着“搭高楼”游戏,骄傲的分享自己搭了多少层的高楼,而高楼不断倒塌的孩子则闷闷不乐的坐在一旁。教师立即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围绕“高楼为什么倒塌”“如何搭高楼”展开讨论。
孩子们在讨论中得出“搭高楼”过程中要保持每一层楼的平衡,还要用稳固的结构去搭建高楼。那什么样的结构更能帮助高楼保持平衡呢?
保持平衡——初探平衡结构
带着困惑,幼儿们通过观察游戏图片和视频,孩子们发现有的小朋友搭建的是以三角形为底座的高楼,有的小朋友搭出的是方形底座的高楼,这两种底座的高楼都很稳固。
在分小组自由尝试探索时,每个小朋友都拿到了同等数量的积木,孩子们又有了新发现。
和和:为什么哥哥搭的比我高?
渃兰:和和的积木是平着放的,翕翕有的积木是竖着放的,有的积木是横着放的。
孩子们拿来更多的积木,将高楼不断加高,还突发奇想将书本放在高楼上比一比。结果发现斜搭的高楼在加高的过程中最先倒塌,平放积木比立放积木的高楼能承受更多的书本。
小结:在触摸平放积木与立放积木中,感知接触面大小的不同会影响平衡的稳定性,观察倾斜积木发现物体摆放位置的不同也会影响高楼的平衡,要找到搭建高楼的“平衡点”。
感知平衡点——平衡大挑战
“平衡点”这个科学名词,孩子们并不了解,因此老师为幼儿创造条件,开展人体平衡挑战游戏让幼儿探索。孩子们头顶沙包、圆盘等物体在平地、平衡木等不同宽度地面上行走,通过控制平衡锻炼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发现身体的平衡点。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平衡点”,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纸、笔、积木和木片供幼儿探索。通过探索,孩子们了解到纸张的平衡点只有一个,而积木的每个面都有平衡点。
趣玩平衡——生活中的平衡
孩子们对于平衡探索兴趣斐然,民间游戏“金鸡独立、“不倒翁”让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孩子们在儿歌中玩起了平衡游戏,在游戏当中,游戏的难度不断提升,从一个人的平衡到多个人的平衡,孩子们乐在其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就明确指出:在幼儿体育活动中,要把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作为动作的发展目标。通过各种有趣的小游戏让幼儿感知平衡,初步了解物体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经验,感受快乐。让我们继续探索平衡的奥秘吧!
撰稿、摄影:田湉 初审:张婷 中审:纪家卉 终审:汤玲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