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发展方向——六小中铁体育教师集体线上学习活动

发布日期:2022-05-25   作者:陈馨p六小中铁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523日晚,1930分六小中铁体育教师集体在线上学习于素梅教授关于在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该如发展的直播讲座。

图一

在讲座中,于老师分成三大块解读,以体育教师的真本事和能力类型,二新课标要求体育老师把握的新变化,三基于学练赛评课堂要求新突破。在长达两个小时讲座后,老师们纷纷都认真写了心得:

一年级的赵老师:

  通过跟着于素梅博士一起学习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标,我认为本次新课标的主要变化着重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同时,更加注重课程的育人特征和功能,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师教学架桥,为学生健康成长导航,具有更强的目标导向。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变革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更强的问题导向。
    2、致力于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022年版课标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魅力,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4、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以往单一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转变成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促进广大体育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运动兴趣,学会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通过学习,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图二

五年级的蔡老师:

523日晚我学习了由于教授解读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讲解,虽然2个多小时时间,但使我收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一些收获和感受:

一、通过于教授的讲解,了解到新课标颁布的背景。

新课标是在经历了十年课程改革的实践检验与8年时间的修改与完善才得以颁布的,其意义重大,是对十年课改方向的肯定与坚持,也充分回应了当前社会关切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而制定颁布的。

二、对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了解      

通过于教授的讲解: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和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是什么等全面认识,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有运动能力、健康行为、还要有体育品德。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

三、自身方面

有了新课标,就有了新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创新,让每个孩子学到两项基本技能,正如于教授所说在教学中不断反省自己、多总结、多改进。才能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通过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让孩子喜欢上体育课,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图三

 

 二年级的罗老师:

523日晚短暂两小时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通过本次的学习使我更近一步的了解新课标下我做为一线体育教师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过往的不足。下面就谈一谈我对这次讲座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的真本事和教师能力类型

在第一模块中于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每个老师是否都应该有真本事?为什么?2.体育教师的真本事应该是什么?咋评判?3.新课标发表后真本事该如何优化?啥方向?我认为于老师提出的这三个问题是三个维度层层递进的。问题1回答是肯定的,作为一名教师,自身不会如何去教?怎样去教?问题2真本事是什么?是自身会了,还是怎样去教学生,那学生会了没?会到什么程度?是只是知道,还是能够做出动作,还是最终能够熟练的运用。问题3如何优化呢?先做一名会学习的教师、其次是一名会思考的教师、最终成为会教的教师。

二、新课标要求体育老师把握的新变化

教师的能力类型分为以教定学型(学教、能教)和以学定教型(会教、精教),以教定学型按流程上课、原样照搬,以学定教型按照学生的特点去制定教法、学法,让学生能清楚明白这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作为一名年轻的体育教师,一是要多向前辈请教学习,二是要善于反思自身问题,最终提升自身的整体素养。

新课标的目标定于学生的培养核心素养:知识+能力+态度,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其中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明确目标后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从课的数量转变成课的质量。让学生理解、掌握、会用到练得好最终运用,在课中赛的过程中需要做过程性评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原来的教参知识偏碎片、零散化,不足以支撑眼下的体育教学,应根据学校的学情、校情将课程整合形成大单元,从单个技术动作到组合动作最终到整体的动作运用,于老师在讲座中举了篮球的例子,结合自身举足球的例子:原地脚内侧传球(单个技术动作)——跑动中脚内侧传球(运球+传球)——对抗中脚内侧传球(2v1技术动作的运用)。

跨学科,体育需要横向的跟其他学科进行交流与融合,让体育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基于学练赛课堂要有新突破

     怎样才能有新突破?解决常见问题结合学、练、赛、评新型体育课,课堂上目标明确、形式多样,课程内容结构化。最终评价以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最后,新课标要求学生校内锻炼一小时,校外锻炼一小时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某项运动技能,更要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

图四

三年级的徐老师:

于博士从体育教师的真本事和教学能力类型、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把握的新变化、基于学练赛评课堂要有新突破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下面我就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把握的新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新课标与2011年体育与健康课标的变化有:

1、目标定位有变化

201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那么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有核心素养内涵(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总目标(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体育品德)水平目标(水平一至水平四)。

我们不难看出新课标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个目标放在了首位,要求我们体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相关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保持体育健康行为以及弘扬体育品德。新课标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从知识技能传授型教师向应用型和育人型方向发展,新课标下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和知识,还要让学知道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如何应用以及。要让学生爱上运动,恋上体育,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在讲座中于博士讲了什么叫教会?什么叫勤练?什么叫常赛?所谓的教会不仅仅是让学学会某个动作,而是要让学在学会动作的基础上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动作。勤练不只是我们平常讲的多练,或者说练的多就是勤练。这里的勤练除了练得多还要练得好、练得正确以及练得安全。常赛更是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落实人人赛、课课赛、层层赛。

3、内容结构化”“跨学科

相对于2011版课标这是也是一个变化比较大的地方,内容结构化跨学科要求我们教学设计时要进行模块化分析以及大单元设计,要把体育、美育、德育等进行整合,在体育课堂中进行渗透。让学生锻炼中感受到美育的思想,在运动中接受德育熏陶。

 

此次讲座老师们都已明确发展方向,以生为本打造新型课堂,增强我校学生体质为最终目标。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

撰稿人:罗瑞   摄像:赵煜、蔡传龙、罗瑞 审稿人:程婧终审人:陈晓艳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