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户外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近期总是欢呼雀跃的奔向脚踏车区域,和好朋友一起挑选喜欢的脚踏车,可是孩子们每次取车时总是你撞到我,我挤到你,很难推出来,耗时太长。在游戏回顾时间,老师们邀请幼儿一起思考:“为什么每次取车送车的时候,脚踏车总是会“打架”呢?”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以及脚踏车游戏情况,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讨论。
结合孩子们的讨论以及想要改造停车场的强烈欲望,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小三班开启了一场关于停车场的改造之旅。
停车位规划进行时
“怎样可以将小车停的整整齐齐?”,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开始了对于停车场的规划与改造。
瞧一瞧停车场
停车场长什么样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与爸爸妈妈共同实地去观察小区、商场的停车场,和孩子进行实地探访、观察,同时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停车场有什么》,孩子们在直接感知中积累了对于停车场的认知经验。
教师思考
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和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当孩子们面临困惑时,成人给的最好的支持不是直接去给与孩子们现成的答案,而是让孩子们学会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吸收新的知识。
停车线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生活标志,孩子们一开始对停车位只有粗浅的认识,在观察后发现原来它是一个白色的长方形框框,当孩子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向同伴们分享时,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孩子们眼中闪过的分享欲以及以自己的方式获取知识的满足感。
画一画停车场
我们的停车场可以设计成什么样?基于前期的实地观察,孩子们已经积累了对于停车场的认知经验,于是开始设计心目中的停车场,增设一个个长方形的停车位,还要有停车的标志,这是孩子们共同的想法。
教师思考
小班孩子们的绘画水平虽然不高,但是他们对于绘画的表征的方式表现出来极大的热情,虽然是简单的图形和线条背后却藏着孩子们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
量一量停车位
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要为脚踏车设计停车位,可是应该设计多大的停车位呢?孩子们陷入了难题。“大概有这么大吧”孩子们纷纷用小手、用胳膊等身体部位进行简单的自然测量,可是仍旧找不到答案,于是老师邀请了大班的哥哥姐姐,哥哥姐姐们带着丝带、毛线、尺子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测量,最后在老师的辅助下确定了停车位的长短。
教师思考
自然测量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们则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带着孩子去学习,我们不得不感叹孩子们之间的榜样力量有多大的魔力。
绘制停车位
“可以用什么材料做停车位呢?”于是孩子们开始在教室里寻找材料,超轻黏土、碳化积木,孩子们开始了尝试。尝试之后,孩子们发现好像并不行,碳化积木围合的停车位,脚踏车停进来时总是把停车位撞散掉。陶陶提议“我们可以用油画棒试一试呀”小朋友们都赞同这个想法,于是带着油画棒孩子们开始进行绘画,线画完后,一个个的停车位也呈现出来了,孩子们也发现了问题:停车位画的歪七扭八,也看不清楚,如果下雨还会被冲掉。
乐乐看着操场跑道上的线,询问道:“老师操场上的线是什么画的呀”老师告诉孩子们是他们平常画画用的丙烯颜料,孩子们纷纷赞同也要用丙烯颜料。
为了让停车位的线整齐一些,在老师的帮助下,依据大班哥哥姐姐帮忙测量过的长短,一个停车位模型诞生了,带着模型和画笔、丙烯颜料,孩子们开始进行了停车位的绘制。
教师思考
孩子们对同一个问题可能有许许多多的答案,他们或许会为此争论不休,既然这样,我们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去实验、去失败、去思考总能在许多次的失败中去找到最佳的答案。
入口出口大改造
在上午的脚踏车游戏结束后,毛豆、 墨墨、霖霖、子平都来停车,四个人的脚踏车堵在了一起,都无法骑进来,一旁的可可说道:“你们几个不能一起骑进去,会堵车的。”于是四位小朋友面面相觑,跟在后面的子平首先往后倒车,看到子平往后倒车,墨墨和霖霖也往后倒,毛豆首先停了进去,然后一辆接一辆,四辆小车都停进去了。
本着“儿童教儿童”的理念,在游戏回顾时间,老师们立刻组织幼儿分享刚刚的直接经验,邀请幼儿一起思考:“小车进入停车场的时候怎么样不会堵车呢?”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
入口出口箭头标记完成,孩子们试一试沿着箭头,一个接一个骑进和骑出,还真的让小车出入顺畅了很多。
教师思考
在孩子们每次游戏结束后都会因为停放车辆的问题而发生争执时,老师每次能做的是承担起一个交通疏导员的责任,而令人惊讶的是孩子们则能利用生活中的经验,通过画箭头,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去遵守他们的规则。
扩建停车场
停车位设计好了,可是沙池旁边的脚踏车还没有停进去,停车场的车位不够用了,那么剩下的车子应该停在哪里呢?于是孩子们有了扩建停车场的想法。
在孩子们的共同商讨下,2号停车场的规划开始了,选在哪里合适呢?走访了操场各个角落,孩子们发现了几个地方。
到底选在哪里比较合适呢?于是在大家的一致赞同下,2号停车场选在了空间大、不碍事、方便大家停车的大型攀爬架下面。2号停车场车位增加之后,孩子们颇有成就感的将剩下的脚踏车停进了2号停车场。
教师思考
停车位不够了该怎么办?孩子们并未将多余的脚踏车置之不理,而是萌发了再建一个停车场来容纳,于是带着孩子们观察了幼儿园的各角落,孩子们再次对于每日生活的幼儿园有了重新的空间认知。对于地址的挑选孩子们都表达着自己的理由,投票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这场扩建停车场的行动中。
在《停车场规划记》课程故事中,脚踏车从一开始的杂乱无章摆放,到整整齐齐的被孩子们停放在一个个停车位中;取车停车从一开始的拥堵耗时,到孩子们自我协商按按照箭头指示有序进出。在这场规划停车场、做箭头标记、设计停车位、扩建停车场的历程中,孩子们在自身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尝试计划、不断发现并尝试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停车位的长短测量对小班孩子而言是个未知的领域,可是孩子们又兴致盎然,于是我们邀请了大班的哥哥姐姐共同帮忙,助推停车场的规划;停车位画不直怎么办?那就带着孩子一起做一个模型,顺着模型,完工后的孩子们看着涂得又直又整齐停车线,开心的在停车线旁转来转去,在追随幼儿兴趣的同时,也发挥着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整个课程故事中我们也看到孩子身上不一样的一面,只要相信孩子,给予孩子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时间,会发现孩子的每一天都很精彩,期待小三班宝贝们的精彩故事......
撰稿:纪家卉 初审:臧文峰 中审:纪家卉 终审:汤玲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