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有序开展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学习实践活动,促进语文教师扎根课堂,基于新教材向新课标理念靠拢,亳州路小学语文组开展系列教研活动。
在过去的两周,语文组开设了四节公开课。四位执教老师努力大胆地向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方式进行转变。首先是教导处吴文超主任执教《杨氏之子》。他尝试借助课前任务、课上任务单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个人探究、小组讨论,并围绕共通的主题延伸下去。随后是教研组长孙莉莉老师执教习作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孙老师全程导写,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们寻找话题,确定思路,展开练笔。之后由鲁骁老师执教《杨氏之子》。鲁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杨氏子”的“聪慧”,也尝试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展思维,在趣味中理解文意。最后是余心怡老师执教《宝葫芦的秘密》。余老师尝试以整本书阅读为思路,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奇妙,最后将目标落在整本书导读上。
在组内教研活动中,吴主任先带领教师们评课议课。年轻教师互相评议,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根据自己阅读新课标的感受带头评议,对全组教师起到带头学习新课标,落实任务群的榜样作用。
最后,全组教师观看温儒敏教授的《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的讲座。温教授从“课标精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和“主要变化”等方面展开阐述,重点分析了2022版新课标对比2011版课程标准的五大变化,也针对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整合教学、整本书阅读等方面为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宝贵的建议,强调了要尊重教学规律,根据学校的学情,用好新课标、新教材。
(撰稿:余心怡 初审:吴文超 终审:祁红全)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