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四里河畔园:豆子的奇妙之旅

发布日期:2022-05-05   作者:管理员s市委幼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一次吃午饭时,有小朋友喊到:“老师言言把饭里的豆子挑出来。”我问他们:“是什么豆子呀?”“绿豆”很多小朋友说。“豆豆的营养很丰富,而且可以做成很多美食,小朋友们不可以挑食呀!”一时间很多小朋友说:“老师我们家有豆豆”“老师我吃过豆腐”“我吃过红豆”“我喜欢喝豆浆”教室里热闹起来。

孩子们对豆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中获得。为了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认识豆子,了解豆子、观察豆子的的成长过程,让我们带着好奇心与孩子一起进入豆子的世界。

识豆

我们的故事从探索豆豆开始,通过看、摸、说、尝等方式,孩子们认识了各种豆子,走进豆类家族。

琪琪:它们颜色不一样,黑色的是黑豆,还有红色、绿色、黄色。

子澍:老师,黄豆比较大,绿豆是最小的。

言言:绿豆和红豆身上有白色的芽,黑豆有点扁扁的,像椭圆形一样。

晨晨:豆子摸起来很硬。

对于新事物,幼儿总是充满着好奇心,这是孩子在探索豆子的一次新旅程。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了解了豆子。

种豆

源源:老师,我吃过豆芽,豆芽是豆子变的。

李老师:豆芽是怎么从豆子变出来的呢?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让孩子感知对生命与生长的理解。大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为了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种植的乐趣,感受豆子生长的奥秘,我们进行了种植活动。

豆子怎样长大呢?都需要什么?我们一起讨论着。需要水、需要土壤、需要阳光、还需要我们的保护。

乐乐:豆子要放在土里,浇水、施肥,就可以长出豆豆了。

希希:要放在水里,我看过泡豆子。

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们自由选择种豆的方式。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别采用土培和水培的方式泡发了豆子。每天都关注着种子有没有发芽,需不需要浇水。

小鱼:我的豆子为什么没有发芽?

熙仪:小鱼,你的水太少了,要多放一点水才行。

小茉:我的豆子找不到了,在最底下。

婉童:你在土里找一下,重新种就可以了,我来帮你。

你们瞧!在小朋友和老师的悉心照料下,小豆芽一天天变化着,它由原来的小豆豆长成了小豆芽,细细的芽儿冒出来左顾右盼细细打量这新奇的世界!孩子们用画笔记录了豆子宝宝们的成长过程。

依托孩子们对植物生长的兴趣,我们开展了“豆芽生长记”活动,引导孩子们用观察、操作、实验、记录等方式共同探索豆子的变化,感受生命的神奇。发豆芽的过程中孩子们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体了对生豆芽活动的兴趣,看着它们从豆子慢慢长大,整个过程中收获了责任、耐心、探索、关爱、自信和成功。

画豆

艺术是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实物和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幼儿根据豆豆图形想象,从不同角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任凭想象力徜徉,每一根线条、每一种形状都蕴含无限的可能。

品豆

妍妍:老师豆腐也是豆子变得吗?

李老师;对啊!豆腐是大豆经加工制成的,你们还知道哪些豆制品呢?

小哲:还有豆浆!非常好喝。

李老师:豆制品不仅美味可口还提高了消化吸收率。

集体教学活动《美味豆制品》带孩子们了解豆制品的加工过程和营养价值。幼儿园的主食里总会有各种豆制品的身影,一个字“香”,豆豆还可以制作成什么美食呢?瞧,小豆子又要变魔法啦。

教师思考

这种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验和视野,以儿童为视角,跟随儿童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天性让他们在活动中自主探索着豆子的神奇和百态,在活动中,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体验和获取,孩子们不仅乐在其中,还开启了一场快乐的探索之旅。

撰稿:李盼盼  摄影:李盼盼、张雨晴   初审:张婷   中审:纪家卉   终审:汤玲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