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汉字从形态到内涵,是一种独特的文字符号,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智慧的象征。
一、活动缘起
汉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符号。大班的孩子们,对汉字的兴趣愈发浓厚,孩子们经常会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去图书区看绘本故事,会来询问:老师,这是什么字呀?它是什么意思呀?为什么要这样写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激发大班幼儿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文字符号的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文字的意义和用途。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始探索象形字和现代汉字的联系和延伸,让孩子们邂逅象形文字,共同开启文字探秘之旅。
二、初识中国文字
汉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又是谁发明的呢?通过《仓颉造字》的故事,我们知道了符号和文字诞生的意义,发现文字在功能上方便了古人的生活,可以帮助古人记录事件、传播知识。
三、探秘象形文字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弱,象征性质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那么象形文字到底是怎么演变成现代汉字呢?于是,教师通过图片讲解和视频展示,带领孩子初步了解了中国文字的演变,知道了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并通过看图猜字、汉字配对等游戏形式,使孩子初步知道了中国现形成了“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孩子们对于象形文字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并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象形文字以及中国文化,教师鼓励家长带领孩子一起调查“有趣的象形文字”。
随后,孩子们就自己的调查表,对自己理解的象形文字展开了介绍。
诺诺:老师,这是我自己画的象形文字,我和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妈妈说,因为古老的人还不会写字,就用这个图画来表示他的意思。
默默:老师,你猜我画的是什么?
教师:是电?
默默:嘻嘻嘻,你猜对了!我还画了其他的字。
接着,其他孩子也纷纷拿着调查表开始热烈的讨论,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象形文字以及字义。
四、有趣的象形文字
了解这么多的象形文字后,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开始创作啦!他们用小小的身体尝试模仿出各种象形文字。
然而这还不够哦,在自由活动时,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一个个拿着画笔,临摹着象形文字,在一笔一划中体验古人的智慧。
琪琪:陈老师,我可以画很多象形文字吗?
老师:当然可以啦!
康康:我也要画很多很多象形文字。
游戏时间到了,瞧!孩子们在各个区域里使用不同的材料、玩具,和同伴合作探索不同的汉字,创造出更多有趣的象形字。也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感知象形文字的具体形象和独特有趣。
五、拓印象形文字
当象形字文字遇到小朋友天马星空的想象力与敏锐的观察力时,又会有怎样的火花呢?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印章吗?那你们想不想也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印章呢?今天呀,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象形文字小印章!
一一:老师,印章怎么做呀?
宁宁:我知道了,用纸!
阳阳:用彩泥吧!
教师:对!用彩泥!
源源:那我要做一个特别厉害的印章。
那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
快来看,这是我们用粘土制作的象形文字印章,是我们自己做的哦!
一字一趣味,一词一世界。本次活动是一场奇妙之旅,在与小时候的汉字——“象形字”的邂逅中,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奇妙的象形文字,感受到中国文字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关于汉字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汉字的文化旅行还很漫长,希望大二班的孩子们能继续保持着这份探究的好奇心,在今后的探索旅程中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撰稿/摄影:陈蕊 初审:王瑞 二审:余冬梅 终审:王俐)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