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呼啦圈,圈啊圈,
圈出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圈出了一阵欢声笑语;
圈出了无拘无束的快乐童年!
颜色鲜艳的呼啦圈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器械,它的可塑性强,玩法多样,可以利用它来发展孩子走、跑、跳、钻等运动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早上晨间锻炼时,在民间体育游戏区,呼啦圈项目特别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每次孩子们都会在呼啦圈项目上停留很久,摸一摸、看一看。鉴于此,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京福分园以此为契机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呼啦圈,开展了以呼啦圈为载体的游戏课程。
呼啦圈初体验
在自由探索呼啦圈的玩法过程中,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想到了呼啦圈可以转、可以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手部力量、跑的运动能力得到了初步的锻炼,也引发了小朋友们对呼啦圈的探究热情。
不远处的恒恒喊道:“我可以让呼啦圈立起来并转圈圈”。说完,便将呼啦圈转起了圈,其他小朋友看见了纷纷模仿。晨运结束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在回教室的路上,部分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我想跳圈圈、我想玩圈圈分类、我想......”面对孩子们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玩法,呼啦圈还可以怎么玩的问题,我们想听到更多小朋友们的想法,也许他们会提出不一样的玩法。于是一场关于呼啦圈玩法的大型讨论会开始了!
头脑风暴——呼啦圈怎么玩
呼啦圈可以怎么玩呢?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起来,小艺说:“呼啦圈可以跳。”小瑾说:“可以单脚、双脚跳。”妍妍说“我还会转呼啦圈呢!”小朋友们有了呼啦圈新游戏的想法,当然还要有玩法的图纸啦!快来看看化身小小设计师的小朋友们制作的“呼啦圈游戏图”吧!
现场实践—玩转呼啦圈
孩子们根据头脑风暴的想法,拿起呼啦圈开始玩起来。
有的孩子将呼啦圈摆在地上,“老师快看,我的呼啦圈能跑很远!”
有的孩子拿起呼啦圈比了起来,看谁的呼啦圈转得久。
还有孩子将呼啦圈当跳绳,手拿住呼啦圈的一边将其转至脚下时,双脚越过呼啦圈,一个接一个的跳,可真棒!
玩转呼啦圈之两人合作
发现了孩子们对呼啦圈不同程度的探索兴趣之后,我们提议让幼儿自主选择呼啦圈的游戏方式,可以独自游戏也可以与小伙伴合作游戏。听到这一消息后,孩子们游戏的兴致更加高涨。
只见小雅灵活的把呼啦圈当做绳子进行跳圈;小恩和妍妍两人配合默契,一人跳圈,一人拿圈,十分默契;“1、2、3跳,1、2、3跳......”这边皓翔和涵涵将两个呼啦圈并排放在地上,两人一边喊口号一边跳。
难度升级之童心协力跳跳跳
一个两个圈的难度已经难不倒厉害的孩子们了,于是他们开始增加呼啦圈的数目,从两个圈增加到四个圈;从两人合作到多人合作,难度在升级,对孩子们的合作默契也在升级。但随着加入的伙伴的增多,孩子们也遇到了点小问题。在大家围着圈跳的时候,出现了碰撞事件,小艺喊道:“哎呀,你为什么不往前跳啊!你不往前跳,我就撞到你了!”轩轩则表示为了防止撞到前面的小朋友,他看到前面的小朋友跳到前面一个圈里了,他才敢跳。“但是,你这样子的话,我就会撞到你呀!”孩子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最后大家决定手拉手,并且请一个小朋友喊口号:“1、2、3跳”,大家听到跳的时候就一起向前跳。果然,孩子们成功了,大家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呼啦圈之不一样的剪刀石头布
把事先准备好的呼啦圈对齐两根平衡木并列摆放一排排。游戏规则是:幼儿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两名幼儿同时出发,跳到呼啦圈的中间,两人进行剪刀石头布;输的一方跟着到赢的一方的队伍去。
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圆圈在孩子们手里像变魔术一样,创造性的玩出了很多新花样,不仅促进了孩子们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还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使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户外活动中自主探索、一物多玩的乐趣!
撰稿:乔玉苗
初审:王瑞
复审:余冬梅
终审:王俐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