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惊蛰至,雷声起”,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这时天气转暖,春雷阵阵、春雨绵绵,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惊蛰节气的习俗,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京福分园开展“雨润万物长,雷鸣惊蛰始”活动。
“惊蛰”我知道
班级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儿歌等形式引导他们认识一些节气的变化,使孩子们初步了解节气与天气、农事的关系。通过学习,孩子们了解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
梨汁润心扉
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并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间谚语。惊蛰以后,气候仍干燥,孩子们易感咳嗽。把握这一节气时机,让孩子们吃清甜爽口的梨子、补充必要水分的同时,又给了孩子们了解民间传统习俗的机会。为了让孩子们对“惊蛰吃梨”的习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幼儿园不仅为了孩子们准备了香香甜甜的梨子,还准备了软糯可口的梨子汤,孩子们体验舌尖上的美味,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春雷惊冬虫
孩子们知道惊蛰是昆虫苏醒的时候,那惊蛰过后会有哪些虫子出来呢?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去班级种植区寻找虫子,他们手拿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着土,和同伴一起惊奇地探讨着......
“惊蛰”我来绘
到户外寻找小虫子后,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用语言形容自己发现的虫子;回到班级后,孩子们先用黏土制作七星瓢虫,紧接着自己用折纸制作叶子;孩子们心灵手巧,很快一只只形象的小瓢虫就完成了。
春雷一响,气温回暖,“春耕播种”、“动物苏醒”, 万物生机盎然。孩子们在探索中感受春天的自然现象,了解了“惊蛰”的节气文化,进一步感受了季节气候变化的奇妙。京福园将继续传播传统文化,让文化自信的精髓根植于每位孩子的心里。
撰稿:乔玉苗
初审:王瑞
复审:余冬梅
终审:王俐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