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学前教育集团 合肥市麓湖融光幼儿园 学习纪录片《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有感

发布日期:2022-03-07   作者:庐阳学前教育集团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和课程观,全面提升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合肥市麓湖融光幼儿园教师们于2022年3月4日到3月6日在线上观看学习了纪录片《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

 

该记录片分为《认识儿童》、《学做父母》、《生活课程》、《快乐游戏》和《活的教育》五集。全片以陈鹤琴的人生经历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为主线,以丰富的真实影像文献资料为载体,朴实无华的视角捕捉人物的灵魂,中外大量纪实访谈为助托,将历史与现实对接切换,相互交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陈鹤琴为中国幼教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

 

 

幼儿教育是需要永无止境地去学习的,我们合肥市麓湖融光幼儿园的老师们通过观看纪录片,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并及时地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努力成为一个让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好老师。

王紫滢老师:陈鹤琴提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不能不顾幼儿的意愿,不能总是要求幼儿按成人的意愿去做。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兴趣,考虑其需要,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主动、积极地探索和发现,教师要学会欣赏幼儿的游戏,欣赏他们在游戏中异想天开、不断生成和创造的品质。

 

陆文文老师:观看了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纪录片之后,对我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启发,只有教师具有不断学习的动机和需求,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参与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表现、反思、分析、总结,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地得到成长、发展,成为儿童素质教育积极的推动者。

 

马婷婷老师:让我启发深刻的是陈鹤琴先生还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因此要鼓励孩子在大自然中尽情释放,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充分运用他们的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知。这不仅是为了教育,也是为了扩展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更是为了他们稚嫩心灵的陶冶。

 

崔楠楠老师:看了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纪录片让我感受非常深刻,陈鹤琴先生的幼儿教育理念是先进的,指出并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理念的核心。教育源于生活,也应该适应于生活,生活是完整的,包括了方方面面,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是从实践生活中得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李思雨老师:今天,我们生活在已经日趋完善的教育系统里,这时我们不能忘记陈鹤琴,是他奠定了现代幼儿教育的基石,“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这是陈鹤琴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都应努力做好的事情!

 

李晶晶老师:近日,我有幸观看纪录片《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观看后使我感触颇深。

陈鹤琴指出,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家庭教育同幼儿园一样,担负着儿童体、德、智、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也相当丰富。

今天,我们生活在已经日趋完善的教育系统里,这时我们不能忘记陈鹤琴,是他使得中国幼儿教育脱离了教条和死记硬背,奠定了现代幼儿教育的基石,让我们向这位老先生致敬!

 

徐佳欣老师:陈鹤琴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启示人们:气象万千、无可穷尽的自然界是儿童的经验宝库。因此,面对游戏的自然性逐渐减少的现状,教师首先要因地制宜地为幼儿提供自然性材料。幼儿可以利用这些自然材料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提供废旧物品或经过简单加工制成的玩具,陈鹤琴被誉为“永远微笑的教育家”。

 

此次纪录片的观看学习,不仅让我们对陈鹤琴先生的理论和思想有利进一步的认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幼儿教育理论、实践的开展和指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追求大道,道阻且长。

上下求索,行者将至。

愿我们:

谨记初心,砥砺前行。

追教育之本守其静,生其慧,归其根。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