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临近结束,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总结回顾本学期工作经验,让教师学会在反思总结中前进。2022年1月4日和1月5日上午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杏林分园的老师们在园长蔡葵和保教主任邓亚男的带领下进行了本学期的专题小结活动。
活动中,老师们将平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转化为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依次进行专题总结的交流与分享。
张梦瑾老师就“关于自主游戏中游戏主题产生与发展的思考”和大家分享了我们应如何在游戏中真正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在具体的操作中,自主游戏中的游戏主题又是如何产生的,教师在游戏主题的产生与发展中又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程丽老师则就“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如何进行支持和指导”进行了分享。她提到,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来投放相应的材料,创设能适应幼儿能力发展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同时教师善于观察,留心细节,适时介入指导,教师只有观察幼儿的游戏,才可能发现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游戏的材料,确定何时参与、介入幼儿的游戏,作出有效的指导。在幼儿的自主游戏中,教师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细节,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肯定。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应给予适时评价,体现榜样力量,提高游戏质量。
胡雨朦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小班幼儿建构类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支持作用”,她从激发兴趣、丰富体验是自主建构的切入点、材料投放、正效引导是推进游戏的关键点、尊重意愿、因地制宜是拓展游戏的着眼点三点向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她指出,刚入园的孩子年龄小,探索事物的持续性较差。因此在引导孩子首次接触某种建构材料时,教师应该找出这种材料组合关键点和难点在哪里,思考如何激发孩子兴趣;教师要学会珍视建构成果,给孩子成就感与自豪感;同时教师需要投放适宜的材料,激发创作思维,并适时有效的引导,推进游戏的深入。
周媛老师分享了“在自主游戏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她提出材料是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工具,幼儿的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所以教师要按意愿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要;同时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积极的活动离不开教师及时、恰到好处的介入引导,而教师具有启发性的引导更能激发幼儿自主和创新意识。在游戏中,每个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经验与情感体验是不同的,教师应重视提供机会引导幼儿及时地进行这方面的交流,让幼儿在与同伴分享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沈娟老师以“浅谈教师在中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指导策略”和大家分享了中班幼儿建构游戏特点及具体指导策略。沈老师提到,教师要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收集各种建构材料如书籍、照片、建筑物等,为接下来的建构活动提供素材和准备;教师也要帮助幼儿积累、学习建构技能,不要过于注重常规操作,而忽视对技能的培养;建构游戏是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建构出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印象,是依靠幼儿表象活动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多留心、多观察,指导幼儿多渠道观察建构对象;中班幼儿的建构游戏合作行为既同伴间的有效互动很重要,所以教师要鼓励幼儿合作搭建,促进平等有效互动。
唐媛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浅谈如何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她从创设有利于幼儿合作的环境、选择有利于提高合作的方法、体验有利于增强合作的乐趣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了分享。她提到,教师在为幼儿营造浓厚的合作氛围,创造良好的合作机会的同时,教师还要投放有效的合作材料,这样对孩子的合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创设环境时也要注意选择有利于提高合作的方法,如在游戏开始前,让幼儿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讨论,或者教师应有目的地施以教育影响,促使幼儿产生合作行为,在实践中提高合作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让小朋友们感受合作的效果以及分享合作的喜悦,这样更能有利于增强合作的乐趣。
吴晓桦老师以“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支持策略分析”和大家分享了什么是自主游戏、什么是支持策略。同时根据班级小朋友游戏的情况和大家说到了教师一定要认真观察游戏,寻找最佳契机,并融合多种方法,提供有效支持,教师除了把握好支持的时机之外,还需及时退出游戏,将游戏权还给幼儿。
许太霞老师则从角色游戏入手,和大家分享了角色游戏中的实施策略。她提到要想使幼儿顺利地开展角色游戏并从中受益,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和幼儿可以共同准备材料、制定规则;在游戏中,教师就应及时给予支持;游戏后,教师应和幼儿一起进行及时总结,防止游戏半途而废。
朱清老师则以“幼儿园自主游戏的观察”为主题和大家分享了应如何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首先就是需要班级教师合理的分工,让每个时间段都高效运转,随后朱老师就教师应该观察什么和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朱老师还就游戏观察的基本方法以及游戏观察应注意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了分享。
沈玉茹老师就“浅谈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有效观察的策略”和大家进行了分享,她说到,教师首先就熟悉指南,提升自己观察应具备的素养,同时教师自己需要对玩具进行研究研究并解读幼儿,为教师有效观察幼儿搭桥铺路,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一定要实施观察、做好记录,让有效观察落实落地。
刘彩霞老师则以“立足儿童的视角 探寻游戏的快乐”为主题和大家分享了在实践中,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开展游戏才能体现游戏的自主性和价值呢?刘老师说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班级场地的特征开展游戏,因为多样性的场地是幼儿开展游戏的重要资源,能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尽情享受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所以教师要搭配投放各种操作材料供幼儿游戏;同时要为幼儿营造宽松、接纳、自由的氛围,在宽松、接纳、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下,幼儿能以自己的方式学习,这有助于幼儿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当然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教师只需要为幼儿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游戏中幼儿有成功、满足的快乐或失败、不如意的情绪体验。教师应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绪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共享。
韩冬玲老师以“浅谈幼儿园角色区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和大家分享了大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支持与引导策略。韩老师提到,我们要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需要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为幼儿自主游戏提供空间,同时教师要追随幼儿游戏脚步,随机生成指导策略,当然教师也要关注自主性游戏的反馈,鼓励幼儿参与游戏评价,促进相互学习。
分享之后,邓主任带领大家一起就每个人的分享进行了更深入的学习。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专题小结受益良多。活动最后,邓主任就每个人的分享进行了总结,并且表示每个老师的分享都很精彩,鼓励大家以后能够将自己在工作中的感悟多交流多分享,同时邓主任也建议老师们在进行小结时,题目和文章内容一定要相呼应,不要泛泛而谈。
在此次专题小结活动中,老师们彼此分享着收获着,从他人身上汲取经验,相互学习。相信,老师们在经验积累和反思中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撰稿:周媛 初审:邓亚男 复审:蔡葵 终审:王俐)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