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叫冬日胜春朝,有一种暖,叫凝心聚力。育新小学语文教研组11月开设了多节次校内“人人一节课”的展示课。11月中旬,学校承办了庐阳区第十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整个11月,语文组的老师们都被浓浓的教研氛围包围,大家积极调课,参与了听课活动,收获满满。12月4日下午,语文教研组开展“以评促教 落实‘双减’”为主题的集中评课活动,以评课促进教学,促使大家共同进步,真正落实“双减”政策。活动由教研组长黄玮老师主持,邓翠银副校长和全体语文老师全程参与活动。
活动初始,由十位老师作为代表进行评课。在评课中,年轻老师谈得最多的是收获,她们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颖的教法。其中夏天老师谈到了自己学到的一些经验,从第一节《坐井观天》开始,发现好教师的好课,就是扎扎实实抓好孩子的基础,联系生活实际,深刻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从小古文《精卫填海》中,又学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赛课老师身上学到精心打磨课程的品质。年轻老师们在听课、评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多学习,多融合,多运用。会在不断前行中,逐步找到自己的教学特色。
学校语文名师工作室带头人傅丽利老师说,听也是一种学习,一课可以多得,从上课老师的“引”到“放”到学生自学,到学有所得,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傅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故事型课文中的见解,和大家交流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讲故事是学生的一项技能,统编教材是有系统性的,我们在故事教学中每个学段应该教什么,应该遵循教材规律,想要把故事课文教好,就要走进故事课文本身,把握故事框架,有目标和针对性地去教,给孩子创造相应的情景。
彭继红老师,作为一名老教师,评价老师们在内容的把握,在方法的指导上都特别到位。彭老师认为,中高段的绘本,更注重于方法的教学。她称赞老师示范表达,让学生有话可说,课堂流程清晰,学生也训练有素,达到了很好的口语交际的效果。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彭老师在夸赞大家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并为老师们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接着,语文教研组长程艳丽老师给大家作了习课堂微讲座。程老师分析了学校家常课的一些弊端,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习课堂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她还分析习课堂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并介绍了习课堂的三个工具:任务单、闹钟、管理工具。她重点介绍了习课堂的操作,通过课堂的“读、背、写、思”过程和“读——写——读——写”的模式,让每位学生在紧张的时间管理中思考,在解决刚需作业的同时还能解决学生上课不专心、拖沓等一系列问题,真正落实“双减”政策。
紧接着,邓校也对展示课进行了评价。她对本次开设的课从目标达成到课程细节做了细致的点评,表扬老师们目标达成度高,目标重难点非常准确,环节设计合理,注重情境设计。称赞老教师们范读水平高,板书美观工整;也指出习课堂的探讨课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孩子们都能独立完成任务。随后,邓校又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准确地把握好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二是平时教学多注重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三是多反思,积极写教育叙事,促进专业成长。最后邓校结合本次庐阳区小学语文的赛课,谈了语文教师要重视基本功的一些想法,让老师们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有趣,如何让每一位孩子都能爱学、会学,并提出老师们要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做一个爱阅读、爱生活的人,才能引领学生学好语文。因为多阅读才能培养语感,热爱生活才有丰富的情感认知,才能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最后黄玮老师转达了姚庆校长几点建议:首先,中青年教师的课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专题研究的方向。其次,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怎样演讲要重点关注指导。连贯流畅的自然朗读和充满激情的朗诵演讲,都需要日常课堂多练多指导,多设计和这些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练习机会。最后,要教会和训练学生基本社交礼仪,学会细节处彰显学生文明和教师智慧。希望大家今后在学生的成长,老师的引领等方面多思考,多实践。
怎样上好一节课,怎样上出自己的特色,助力学生逐步形成核心素养,同时落实“双减”,打造高效课堂,这是每一位育新语文教研组老师的不懈追求。
撰稿:钟春玲
拍摄:任才娟
初审:黄玮
终审:邓翠银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