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合肥市庐阳实验小学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广大师生暑期观看优秀电视剧《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让大家感慨万分,产生强烈共鸣:剧中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和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别以及周恩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和赵世炎等青年追求真理的故事。
《觉醒年代》给观众带来一场“历史盛宴”,让大家在重温历史的同时,脑海中清晰勾勒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文人们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的坚韧顽强,令人钦佩不已。观看完影片,老师们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联系到工作实际,教育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第一种素质,就是心怀“国之大者”,与祖国和时代同向同行,坚定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自觉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人类进步的宏伟愿望化为支撑个人精神的信仰与目标。
第二种素质,就是识大局知大势,赓续红色血脉,在学习百年党史、百年青年奋斗史中明信仰、获启发、得力量,坚定不移跟党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不会从脑海中凭空产生,需要不断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育,一部百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也是一部百年的青年奋斗史。我们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在于学史增信。
第三种素质,就是立大志,长志气、强骨气、增底气,以奋斗自信的青年姿态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百年,从一开始就以昂扬开放的姿态面对着整个世界。
——黄涛
眼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深入人心,紧接着“五项管理”的是“双减”工作的全面展开。结合这部影片,我对于本学期的工作有如下的构想:第一,旗帜鲜明地执行双减工作。过重的学习负担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高额的补课费用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也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极大困扰。因此,双减工作不能停留在会议上的宣传,而要关注会后实实在在地双减过程。需要老师们本着对教育的初心和思考,既有整体的构架,也有方法的拟定;既有过重负担的减轻,也有新内容的增加。这种改变,需要大胆的尝试,也需要一份勇气与执着。可能有的老师会有畏难或不放心的心理,需要教学管理者予以适当的引导和必要的监督。这个摸索的过程对于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是个攻坚战。
——王宏玉
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和领导者,开始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一定能够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今中国,内忧外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永远跟党走,永远听党话。
作为学校的一名管理者,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巡查,不留安全隐患,为师生的人身健康保驾护航,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做好党建工作,培养后备力量,发展新党员,学习新思想,树立新目标,以党建来引领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我虽年过半百,但依然要保持清醒,不沉沦、不迷茫,不骄、不躁,保持一颗淡泊的心,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时刻觉醒。做好繁杂的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学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刘劲松
实现无我关键要奉献自我。“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是共产党人终生践行的人生信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每一位党员都应是无私的奉献者。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十八大以来,多少贪官污吏因为宗旨信仰缺失而锒铛入狱。面对诱惑,面对名利,宗旨如何得到践行,信仰如何实现永续,对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来说,必须要有一颗甘于奉献,不辞辛苦的心。古人就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情怀,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人应有为民造福的思想觉悟。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乡村振兴初展鸿鹄蓝图,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传承好党的奉献精神,用好手中的公权力,以更加果敢的担当,更加奋发的作为,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绽放出自己的人生光彩。
——郑家庆
正是这本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杂志打开了这个乡下年轻人的眼界。睁眼看世界的毛泽东被马克思主义唤醒了: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改变旧世界而斗争的信念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从此闹学潮、斗军阀、唤民众成为这个年轻人的主要工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声宣告旧世界消亡、新世界来临的炮声让处于迷茫时期的毛泽东觉醒,也为中国革命选定了方向。几年后有了革命经验日益成熟的毛泽东面对暂时的革命低潮发出这样的千古一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他响亮的回答!这是何等的高度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在后来的革命过程中他这样说:“马克思的学说最管用,一是中国社会需要,二是中国革命需要,三是一旦被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掌握住了,中国就发生大作用。”果然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革命道路上领袖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指引作用,而指引毛泽东的就是马克思主义!
—— 曹仕龙
一旦觉醒,那是一种力量!一种冲破苦难牢笼的奋斗力量,一种为国献身的爱国力量!
国难当头,陈独秀李大钊等迅速发文抨击时政,5月4日,北京大学3000多名学生联合其他各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示威游行和街头演讲,主张科学与民主,呼喊着驱除反动军阀,抗议政府丧权辱国的行为,要求拒签巴黎和约。虽然京师警察厅和军队联合镇压,学生们屡遭被捕入狱,但他们志气高昂,爱国热情使他们无所畏惧越挫越勇。北京长辛店的工人们也在这时候觉醒,参与到爱国运动中来。一时间,全国各地学生运动工人运动掀起了空前的高潮,国外爱国华侨也示威游行包围代表团所住大使馆给他们施压,国内国外的舆论和爱国运动结合,最终迫使中国代表团放弃在合约上签字,拒绝将山东的自治权转给日本,爱国运动取得胜利!
——梁雪皎
后人怎么看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不是问心无愧。
陈延年当时正和父亲陈独秀讨论新一期《新青年》中想澄清的两个问题,陈独秀希望即便他的观点在《新青年》中没有登出来,儿子陈延年也能为他作证。陈延年说出了这句经典台词。联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我觉得其他人怎么看我们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拿我们年轻的中层来说,尤其对于我这样的性格不算外向的人,在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一定会有许多质疑、非议,甚至是“另眼相待”,是承受挺多压力的,同龄人中我的能力不是最强的,我的课不是最出彩的,我带的班级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有一颗想要学校好的心,我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尽我最大的努力,不要管别人说,我要想的就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能力,既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又不至于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对学生、对同事、对学校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杨娟
《觉醒年代》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的历史贡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陈延年、陈乔年等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作出的流血牺.....这些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亦有探索,他们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深刻传递着爱国情怀,传播了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精神。这部剧体现的绝不仅仅是一批知识分子的觉醒,它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全体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
——徐娟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做好自己每天的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最大的爱国。首先,我们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一切以人为本,把学生放在首位,关心孩子,理解家长,想他们之所想,更好地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其次,我们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国家的振兴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从青少年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巧干,需要教育工作者良好的业务水平与沟通技巧。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养,是当前教师队伍当务之急。每位党员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总结反思工作中的得失,让自己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第三,我们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每天我们有很多事要去做,然而教书育人是我们最大的使命教书育人,也是我们最大的责任,每天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不断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陈晓玲
关上电视,掩面而泣,一百多前的一幕幕萦绕心头,久久不去,耳边似乎又响起了: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作主,为了人人都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陈独秀、李大钊含泪举拳宣誓时,他们并不能确定这美好的生活能不能到来,什么时候能到来,但就在这种不确定下,他们依然坚定地努力着,依然不放弃地坚持着。这是什么?这就是信仰,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信仰。
——高婵婕
向阳而生,又何惧长夜?即便是挡住了太阳,也无法挡住民主的光芒,总有人从风雨中踏着泥泞而来,带着曙光,沾满希望,在黑夜里,在枪声中,他陈独秀看见了……仲甫先生带着“德先生”和“赛先生”赴上这残破的国土,为中国灌输一股清流,探索之旅由此揭开序幕。
放眼如今,百年后的中国,脱胎换骨,欣欣向荣。正如大钊先生的《青春》一文所说“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所有青年应以此为几任,双脚踩在泥里,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路。先辈们用流血和牺牲换来了国民的觉醒,换来了国家和民族的雄起,换来了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我们享受闲暇和惬意时,不要忘了在心底道一声“谢谢”。
——黄茜芸
文人才子的陈独秀,他完全可以领着高薪在北大当着文科学长,衣食无忧,他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也完全可以当个富贵公子,可是陈家一门三烈,他们选择了当时最为艰辛的一条道路,为国人谋一条生路。而正因为有他们这样一些人,义无反顾的选择,让挤压在黑暗的中国慢慢走向光,走向希望。看到陈独秀送两个孩子去法国留学的时候,镜头转换为刑场上即将面临生死的延年乔年,虽然他们脸上有血,身上有伤,但他们的眼神依然是那么坚定,纯粹,他们微笑的面容让我震撼又难过。乔年说,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正是他们的滴滴鲜血才成就了今日的康庄大道和我们的幸福生活。
——施虹
我们作为青年一代要将爱国铭记于心,青年人要把“爱国”二字。镌刻心间,流淌于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祖国培养下历练,在立誓报国中成长。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得其大者可兼其小”的经典,意思就是告诉青年人要正确处理“大我”与“小我”的关系,要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要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就像是肥沃的土壤,我们就像花朵一样,若是离开了国,就像是失去了土地的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更要智存高远,努力奋斗,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只有现在努力奋斗,才会在以后国家需要的时候奉献出自己最大的能量,而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一声叹息。祖国的强大,就依靠我们青年一代。
——刘筱
“扬鞭跃马无止境,历尽千帆仍少年”——老骥伏枥,壮心不泯。李大钊用一句“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告诉每一个人,青春不只是年华,更是一种状态。青春是钟南山面对疫情时“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的掷地有声,是屠呦呦对中医药“何乐而不为”的矢志不渝,是袁隆平梳耙耧犁追求“禾下乘凉梦”的持之以恒……每一个为梦想拼尽全力的人,都闪烁着青春的光芒。新时代的青年们当以青春之我、实干之我,锚定目标,笃行致远,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谱写永恒的青春乐章。
——王莉
百年沧桑巨变,脱胎换骨的中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万千学子发出朗朗读书声,如同一曲高昂的赞歌,歌颂这日新月异的新天地,奏响这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醒了。百年前,丧权辱国的笔笔条约,因为落后,所以挨打,百年后,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讲话,因为这里是中国。百年前,地裂权分,民不聊生,活着成了崇高的信仰,百年后山河雄伟,科技腾越,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幼有所育,老有所养。若不是先生们以死卫国,我等又何能长存于世?何等的幸运啊,而今盛世,如您所愿!
——吴文娟
剧中陈独秀得知陈延年信奉无政府主义之后,并没有批驳无政府主义或者延年,而是让陈延年多看看其他思想拓宽视野。李大钊和教员的深夜谈话中,对于当时对无政府主义更感兴趣的教员,李大钊是以一种共同探索的志同道合的同行者的姿态,问教员知不知道十月革命、读没读过共产党宣言。
在陈独秀和李大钊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品质:尊重学生。用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教师把自己当成“与学生一道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
——王培君
与时代对话、与先辈交流,回望百年历史之画卷,抒发美好时代之情怀!正所谓“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实小全体教师将在工作中以《觉醒年代》所传递出的精神为导向,不忘初心,坚守教学阵地,凝心聚力,不断奋进。
撰稿人:王丽莉 初审:张小梅 终审:王宏玉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