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百日,红星路小学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因需利导,应势而为,在提质增效上寻找新路径。课堂提质增效的根本是备课,面对近一百名进校仅三年的教师队伍“新兵”,面临课后托管服务普及难以聚集教研的时空局限,集团用三“大”引领校本教研,大资金投入建设三校区云备课室,建立三校区大备课组备课机制,探究大单元一体化教材解读和使用。面对挑战,红星教师将它当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契机,以智慧教研平台为推力,打破空间界限,探索教研新方式,开展“云备课”线上教研活动。
调试运行、设备保障
开展“云备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三校区各年级同时进行云备课,对各校区的网络、场地、设施要求颇高。三校区总务处精心挑选安静、整洁的功能室做备课室,信息组仔细查看每个备课点,增设录像、录音设备,反复测试网络信号,每次备课前巡视、指导,备课后收集问题逐个解决,不厌其烦,不断完善,三个校区十八间备课室准备一新,舒适、温馨的备课环境让老师们静心投入到教研中。
细化流程、骨干护航
备课室建好了,如何开展云备课?“云备课”实施方案由领导小组统一部署,语数每个备课小组均配备一位教学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每次备课设两名主备人,一名记录人,按“备前研讨——形成教案——教案调整——实施教学——课后反思、总结”四个环节开展单元一体化备课,每次备课都由两位主备人主讲,其他老师提问补充,骨干教师点评指导,最后由记录人上传资源借鉴应用。虽然是三校区联动教研,但因为流程清晰、责任明确,教研有条不紊,主备人写完备课稿、设计好分层作业,均有骨干教师精心指导,一再修改,务求落实单元一体化教学要求,指导一线教学,能实操,好实用,研备能力提升了,老师们备课不慌,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共研互助、成效初显
守望相助,同心协力。骨干教师不遗余力,倾囊相授。在星期四下午二年级数学云备课活动中,国际部的年轻老师们就《表内除法》这一单元设计提出心中的疑问,“除法是抽象的,孩子们对除法的含义理解不深刻,有什么好的办法?” 葛贻芳老师表示“动手操作是孩子们理解除法意义的关键,操作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而准确的数学表达是学生内化知识的载体。”杨帆老师就这一问题也给出解答,“表内除法这一单元,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孩子们的动手操作,作业设计时,可以设置一些说一说的作业,例如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含义。”
二年级语文组通过云备课梳理了单元脉络,明确了重难点,实施了精彩的作业设计。李妍老师在语文云备课结束后,感慨万分,觉得收获满满,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了前进的方向:“双减”政策下,更要备好课、上好课,老师要做到心中有课标,手中有方法。
涓涓溪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银河。“云备课”活动凝聚集体智慧力量,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引领作用,激发青年教师不断探索。“云备课”活动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推动教研方式改革,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为学生学足学好提供坚强保障。合肥市红星路小学教育集团依旧孜孜探索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研究,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落实“双减”的同时,聚焦教研,提升教师素养,增进课堂效果。
撰稿:郭弘扬
初审:魏琼
终审:高晓娅
摄影:三校区各备课组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