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为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21年9月27日上午,我校三年级语文组研讨课拉开帷幕。通过分管领导带头、教师轮流展示、课后评课学习的方式引领年级组老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本次活动中打头阵的是张景和严运煜两位教师,学校领导干部和全体低段语文组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
张景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秋天的雨》一课,曲张老师先引导学生走入课堂情景再现,说一说你眼中秋天的雨是怎样的?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课文有一个立体的认识,帮学生开拓思路。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张老师用段落的中心句凝练成一首小诗,顺势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整堂课如行云流水,自然地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在朗读指导中张老师通过示范读,以及让学生想象画面读句子,从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就这样一节精彩纷呈的课堂便展现在眼前。
严运煜老师执教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这是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堂课中,严老师以红头在牛肚子旅行路线为线索,引出红头和青头对话,让孩子们通过想象和提示语等方法体会主角的情感。激发起孩子们对课文的探究兴趣,课堂上同学们时而合作交流时而多种形式朗读人物对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问题探究并进行朗读训练。整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意识,还让学生充分参与,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知识,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精确地达成教学目标。
听课结束后,王智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她表示,在理解词语上,我们老师要提供多种方法引导孩子,如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课上老师让学生用动作来演示“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用联系下文的方式理解“五彩缤纷”,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留意”,用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钥匙”和“喇叭”。在古诗教学中可利用注释和想象画面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在随后的评课活动中,两位老师分别交流了本堂课中各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和做法。教导处魏主任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她说道,我们在进行教研活动中,备课组发挥着巨大的引领作用,在备课中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要发挥集体力量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最后,吴校长充分肯定了授课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谈到了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的问题,指出在面对新教材的变革中,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学会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更新教育观念,同时也给老师们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高效,必须对本课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组织活动的教学方式进行细致的考虑,备学生备教材的重要性,让每一步教学任务都有时效性,让学生学有所得;而且还要精准地把握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展开教学。如何让语文课堂高效授课老师也对自己的上课情况进行了反思,随后,大家就如何上好中段的语文及文段的教学课又作了深入地研讨。
所谓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语文教研时。老师们纷纷表示,在此次教研活动中受益匪浅。逍小的语文教学,不局限于形式主义,落到实处。发挥老师间的传帮带作用,促进老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时光里赶路,在研讨里收获,立足有效教研,教研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研讨,为提高课堂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教育回归初心,回归本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撰稿:周雯娟
初审:钱婉珍
终审:魏菲菲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