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加强一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是一周保教工作更好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为了进一步推动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提升,有效构建幼儿园主题特色课程,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2021年7月5日、6日,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园教育集团组织开展了一周课程设置研讨活动,三园共享优秀课程案例。
黄进、田语惠老师的《再探幼儿园一周课程设置主题研讨》从转变课程方式,收获个体经验、参与课程决策,拓展幼儿思维、扩大课程范围三个方面让幼儿能够深入参与到课程设置中,并以游戏“抓鸭子”为例,分享了游戏活动的发生、深入,规则的建立与玩法的升级,提出教师可通过互动、提问、集体教学活动等方式为幼儿游戏提供支持。
李霜霜老师以《走进西游——幼儿参与一周课程设置的尝试》为主题,结合班级开展的“走进西游”活动,从主题来由、主题故事两大方面详细阐述了一周课程的设置,分享了“我想看西游”“我想说西游”“我想玩西游”“我想比西游” 等一个个生动多彩的课程故事,形象地再现了幼儿参与一周课程设置的过程。
袁雪、王晗妍老师以“幼小衔接”为视角,分享了在师幼共同探讨“幼小衔接”系列问题过程中,如何以幼儿为主体和导向,激发幼儿参与一周课程设置,并从“前书写活动”“前阅读活动”“生活活动”“主题教学活动”等方面多元化、细致地阐述实现幼小衔接“软着陆”的具体方法。两位老师还分享了自己的收获:要基于儿童立场,让幼小衔接与快乐牵手;要以“激发兴趣”为着力点,让习惯与生活同行;要以“具体经验”为链接点,让入学与成长交汇。
张慧越老师分享了《与冰的美好际遇》主题活动,该主题活动结合湖畔分园园本自然课程,以“冰”为切入点,带领幼儿开展“初遇神奇的冰”、“冰的探索”、“冻冰实验”等一系列课程活动,师幼共同建构课程,在此过程中老师重视幼儿随机生成的问题,不断调整一周计划,与幼儿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
同样围绕自然课程,刘山桃老师以“植物砸染”中班课程故事为例,从探索材料、寻找植物、游戏砸染、总结经验等方面进行介绍,真正做到了尊重幼儿的兴趣,将一日活动还给幼儿。
老师们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主体性,幼儿真正成为课程设置的“主人公”,教师与幼儿共同构建课程,幼儿在自由活动、欢乐大放送、区角游戏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中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着“特色主题活动”的魅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基于课程经验点的不断深挖和拓展,加深幼儿与课程主题之间的情感连接,梳理幼儿已有经验,引发幼儿新的探索。
课程建设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幼儿园课程是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一个系统,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经验共享、思维碰撞,加深了对于一周课程内涵的进一步思考,为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课程经验,相信宿幼的教师们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建设更科学、更优质的幼儿园课程。
撰稿:王黎黎 摄影:王黎黎 审稿:程娟 汪娇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