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长幼教育集团杏林分园在园长蔡葵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安排下开展了2021年度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深入培训,提升意识
为确保本次“食品安全周”活动的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杏林分园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题学习,全体教职工在蔡葵园长的领导下深入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通过学习,切实做好园内的各项食品安全工作,做到“专人专责”,形成了全园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食品安全的良好局面。
明厨亮灶,规范透明
一直以来,杏林分园认真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注重食品安全流程化管理,从细节做起,用心打造“安全食堂”。行政值班人员以及食堂工作人员每天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要求,严查食品进货渠道、索票索证、食材检查,从源头保证食材安全。实行明厨亮灶,规范食品操作流程、食品留样、落实陪餐制度,全方位保证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一)制定食谱
杏林分园每周食谱都是保健老师提前一周根据3-6岁幼儿每日需要食品的种类与数量进行制定,确保幼儿营养摄入均衡,符合幼儿口味。
(二)食材验收
每天清晨行政值班人员和厨房工作人员认真检查由固定送货商送来的食材,查看购货凭据,检查配送来的食材品种是否正确?食材份量是否精准?通过“看”“闻”“摸”检查确认每一样食材的新鲜度,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绝对不让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材成为加工对象。
(三)清洗切配
对于食品原料,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挑拣、整理、清洗、剔除不可食用部分等工序进行加工处理。荤素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对外壳进行了认真的清洗。严格遵循了蔬菜、肉类等食品原料的加工工具及容器应分开使用,专池专用,专物专用。随后对不同食材进行处理、切配,将切配好的半成品根据性质按类进行了存放,为了避免污染,将其与原料进行了分开存放,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四)午餐制作
将食材处理好后,就是大厨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每一样食材在大厨的用心烹饪下,香味四溢。
(五)午餐传送
午餐制作好后,使用专门的器具进行分装,各班保育老师按班级传送饭菜。
(六)美味午餐
精心制作的午餐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每一张满足的笑脸,每一个空空的餐碗,都是对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的认可。
(七)温馨陪餐
每天的午餐环节中,各个班级中总会出现行政值班老师的身影,因为我们将幼儿午餐作为每日的必查点,关注各个班级的进餐情况,从午餐巡视情况分析反思原因。
(八)留样保存
留样保存和记录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杏林分园每天按规定做好留样保存工作。
走进班级,牢记心间
各班教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晨谈时间、集体活动、离园前对幼儿进行了食品安全教育。如:《不乱吃东西》《饮食卫生安全》等活动,通过游戏、故事、视频等形式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了食品安全知识。教师将食品安全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引导幼儿从生活出发,了解选择健康食品的方法,知道哪些食品不能吃,哪些食品应该多吃,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积极宣传,家园携手
杏林分园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以及宣传栏进行“食品安全周”专题宣传,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强化“尚俭崇信 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的理念,向光大家长朋友们宣传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及垃圾食品的危害等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引导家长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形成幼儿园与家庭双方联动,把更多的安全和健康带给孩子们。
食品安全小科普
(1)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装食物,携带饭盒既卫生又经济。
(2)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3)不吃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4)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
(5)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6)不随便吃野菜、野果,生吃瓜果要洗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本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开展,以幼儿健康成长为出发点,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增强了全园教职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杏林分园将一如既往地抓好幼儿园食品安全教育,让每一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撰稿/编辑:沈金园 审稿:吴晓桦 审核:张瑾 李敏敏)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