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路口,坚守安全。为全面做好幼儿园食品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孩子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合肥市直属机关幼儿园近期开展了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各班围绕“食品安全”主题开展教育活动,老师们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向幼儿讲解食品安全知识,让幼儿认识食品标识图片,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幼儿学会对垃圾食品和问题食品说“不”。
小班小朋友们了解各种食物进食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学会正确的进食方法,明白吃东西的时候要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
中班小朋友们通过真实的案例知道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了解什么是食物中毒,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大班小朋友们学习正确的清洗水果方法,通过自己尝试清洗水果,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懂得了水果类食物要洗干净再吃。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学会了怎样购买健康合格的产食品。
购买食品注意事项
1. 注意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
2. 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是否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3. 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
4. 看食品的色泽,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5. 看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状况,注意有无健康证,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照,有无防蝇防尘设施。
6. 看食品价格,注意同类同种食品的市场比价,理性购买“打折”、“低价”、“促销”食品。
7. 妥善保管好购物凭据及相关依据,以便发生消费争议时能够提供维权依据。
8. 要做好家庭饮食卫生工作,对所有餐具等进行清洗、消毒。
9. 要教育孩子做到不买无证摊贩处的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等标签不完整的食品;不到无证摊点、快餐店、小店购买食品或用餐。及时处理家中发霉变质、污秽不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幼儿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常识一: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品。
常识二:过量吃冷饮有损健康。
常识三:易拉罐饮料对儿童有危害。
常识四:长期饮用矿泉水会染疾病。
常识五:彩色汽水会影响体格发育。
常识六:膨化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
常识七:营养补品千万不能随意吃。
常识八:常吃果冻会阻碍营养吸收。
常识九:可乐、咖啡儿童不宜喝。
常识十:洋快餐营养单一不可多吃。
疫情期间外出就餐注意事项
疫情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就餐和聚餐,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污染。
凉拌菜的制作一般没有经过高温烹调杀菌的步骤,尽量不要在外购买凉拌菜,最好在家中自己做。如果要买,也要选择正规的、卫生条件好的地方。
“饮食健康千万条,食品安全第一条!”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希望我们共尽一份应有的责任,让我们一起携手,拒绝垃圾食品,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撰稿:王家佳 摄影:各班老师 编辑:范紫娴 审稿:谢晓明 桂清)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