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三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提高全园师幼的应急避震能力,增强全园师幼的防灾减灾意识,确保全园在地震发生后快速、有序、安全地撤离,从而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教育宣传工作,推进“平安校园”建设。2021年5月12日上午,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地震疏散演练活动。
防灾减灾,我们一起行动
上午9:30,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地震疏散演习正式拉开序幕。各班教师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并指挥幼儿以最快的速度弯腰、双手抱头,近蹲在桌子、承重墙的墙根、墙角,提醒幼儿双手护头,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听到疏散信号后,老师带着孩子们沿着指定线路安全撤离,并按设定的逃生路线井然有序地离开活动室到达安全集结点。随后,各班级教师清点人数,并进行人数汇报。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有条不紊。
、
随后,总园安全员邹敏老师为演习做总结,并就此次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师幼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救自护知识,熟悉幼儿园安全疏散路线,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冷静,快速撤离危险环境,真正做到防患胜于救灾。
安全教育 牢记在心
为了让孩子知道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时如何应对,各班教师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视频、儿歌、情境、绘画演示等方式,向幼儿讲解地震的相关知识、熟悉室内就近的“安全三角区”、逃生技巧以及疏散路线和安全集结区域。
孩子们观看了《地震来了怎么办》,学习了《地震安全歌》,“蹲下身体躲起来,护住头部手扶好,保护自己最重要”,在教师指导下表演地震来临自救的情境,在直观形象的视频和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孩子们加强了安全意识,更牢固地掌握了防震避震安全知识和逃生方法。
学习了安全知识后,孩子们用绘画的形式将学到的逃生小技巧记录下来。稚嫩的笔触下,一幅幅鲜活生动的逃生自救法画面跃然纸上。
灾害无情,生命无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总园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活动,让防灾减灾知识扎根于每个孩子的心灵。撰稿:桑敏讷 审稿:李苗 摄影:汪清淑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