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送教送到三十中 学习研究不放松

发布日期:2016-05-17   作者:教研室   阅读:次   字体:[] [] []
    为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工作室成员的发展,有效推动教育发展的公平和均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5月12日,合肥市金效奇名师工作室初中数学送培送教活动来到合肥市新站区第三十中学。 
    合肥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张永超老师,合肥市第十三中学孙校长,合肥第三十中校长以及新站区、瑶海区、蜀山区、庐阳区、长丰县、肥东县各学校数十名数学老师参加了观摩研讨。
    研究课展示环节,合肥市瑶海区第五十五中学曹小珍执教了课题为《10.1相交线》的研究课,随后,蜀山区新城学校王振老师做了一场关于《集体备课模式再探讨》。曹小珍老师的相交线新授课,以两牛斗角的图片导入概念,讲解清楚,重难点突出,概念内涵揭示充分。教学过程中,曹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动手练习。对顶角的概念辨析与应用巩固到位。王振老师的讲座从宁溪学校和新城学校的备课模式进行了交流,对备课研讨的模式、内容、形式进行了全面、生动和富有针对性的解读,使观摩教师深受教益,深受启发,引起了现场专家老师的共鸣和思考。
    在研究课点评阶段,观摩老师就如何引入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应用的巩固习题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合肥市第十三中学孙校长就曹老师的课指出,由于几何的规范数学语言进行书写非常重要,因此应让学生完成几何解题过程的书写,在适当的学生遗忘的地方可以先加以复习如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同角的补角相等等等,同时,孙校长对集体备课的模式进行了精彩的补充,常规的集体备课只有“入口”,解决了教师教的问题,但没有解决学生的学即“出口”问题,孙校长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和建议。合肥市教研室张永超老师在点评环节就曹老师课堂中的一些细节作出了详细的指导,并对教师集体备课模式进行了指导,教师集体备课应是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讨论研讨,这样既有利于集体备课的效率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此次送教活动是金效奇名师工作室进一步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上的作用,带动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的又一次示范引领,将工作室作用的辐射到全市乃至更广范围。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