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提升初高中教师知识传授衔接过渡的有效性,助力中考复习的课堂效率,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2016年5月13日上午,合肥十九中再次迎来了合肥六中化学组的各位同仁,合肥市化学教研员苏仕标老师也亲临现场指导。两校老师共同观摩课堂教学,研讨初高中衔接思路,拓展了教师视野,也有效提升了教师素养,更促进了十九中毕业班学生的成长。
早晨7:50,合肥六中化学组几位老师提前来到十九中,积极做好课前准备。上午9:20,六中杨素平老师献课:钠的性质。杨老师从“滴水生火”这个有趣的实验导入,颠覆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水能灭火的认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然后让学生回忆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进而提问金属钠会有哪些性质,并让学生预测把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接着通过实验来进行证明猜想,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反思。整节课条理清楚,实验方案设计新颖,激发了学生对高中化学的求知欲,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肯定。课后,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老师们再次就“如何有效衔接初高中课堂”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会场气氛热烈。五十中杨华银老师认为:杨素平老师很有亲和力,教学设计具有拓展性和引导性,课堂结构合理,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六中耿叶斌老师从杨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谈起,强调了实验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带来的积极作用,并善于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手段和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良好。
合肥市化学教研员苏仕标老师在充分肯定杨老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作为初高中衔接不能陷入某个点,初高中衔接教育的关键是找准两者的交叉点,可以通过对照试验把初中目前所学知识与高中知识有冲突的地方展现出来,让学生对继续学习高中化学产生期待。比如不同物质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现象的不同,不同金属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不同现象的探究等等,这样就更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就容易让初中生接受新知识,这样会更好的体现衔接教育的初衷。
最后,汪晓军校长代表十九中全体同仁,欢迎六中名师再次来到十九中开展初高中衔接教育活动,感谢市教研员苏老师和五十中名师杨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此项活动,并给予指导,希望六中能够经常到十九中开展类似活动,让十九中的师生能够欣赏到名师的风采,让十九中的学生能够树立上名校的信心!同时强调,今后合肥六中和十九中两校将会继续教育科研、寄宿制管理、中考复习等领域不断拓宽交流渠道,帮助十九中老师实现在课堂上渗透高中学科知识,为初高中衔接教育筑路铺石,为庐阳均衡教育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