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区两街道社区教育获全国示范
发布日期:2016-03-31 作者:吴启恩 葛传红 阅读:次 字体:[
大] [
中] [
小]
近日,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获悉,在2015年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评选中,庐阳区三孝口、逍遥津两街道获得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光荣称号。占据了全省获评席数的五分之一。
三孝口街道位于合肥市主城区,2012年由原益民、光明、安庆路三个街道整合而成,街道东临六安路、桐城路,南至环城南路,西达环城西路,北到环城北路。辖区面积2.92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总人口约8.7万。近年来,三孝口街道坚持“以人为本、资源共享、教育惠民”的社区教育的理念,广泛开展各类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省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合肥市文明单位,省、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街道、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街道、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街道坚持把社区教育工作纳入街道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中,着力在树立长远发展理念,在组组织、经费、场地建设、宣传发动、制度等方面给予强化保障。街道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挖掘好、整合好、利用好老城区的优势社教资源,结合市开放大学(原电大)建立的终身学习网,组织辖区居民上网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课程和资料,利用各种节日和休息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宣传活动,辖区居民接受社区教育的覆盖面达90%以上。充分挖掘利用辖区医疗、文体、法律、就业技能等人才资源,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动态管理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有老年教育工作者100人、专业体育指导员139人、文体骨干152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教师210人、健康教育专家15人,同时,我们还聘请社区内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战士、老模范、老教师以及专家学者不定期举办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先后与省教育厅、财政厅、省人社厅、公安厅、省台办等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充分利用省直机关在信息、政策、人才、场地、设施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目前,与5所中小学商定了校内场地对外开放的时间,共利用辖区单位室内文化体育活动场地3000平米、6个户外综合性活动场所、晨晚练点7个,面向社区居民开放。近年来,在辖区单位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街道成功举办了三届地区性的大型运动会,街道荣获了“全国体育先进社区”称号。
针对各类人群的不同层次需求,三孝口街道开展精准培训。如针对老年人的特长爱好,街道、社区老年学校开设了声乐、舞蹈、戏曲及健康教育等课程,并组建了中国梦等老年艺术团队8个,文艺骨干118人; 针对青少年教育工作先后举办了“家庭喜乐会”、“家庭康乐园”等亲子教育活动。为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三孝口街道党工委专门制定了《建设学习型街道实施方案》,积极举办社教活动艺术节等活动,在全街范围内形成“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
逍遥津街道位于合肥市老城区中心地带,是省委、省政府、省政协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逍遥津街道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60多次、课外实践活动230多次,参训人员25000多人次。街道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省党建工作先进街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市示范基层党校”等4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是安徽大学、安徽省委党校、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合肥学院等高校教学实践基地。
近年来,逍遥津街道始终把社区教育作为党员群众思想教育主抓手,定期召开党政联系会议,专题研究社区教育,重点督促日常教学任务落实。聘请省委党校、省委组织部、安徽城市管理学院、合肥三中教师等专家教授,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发动社区20多位退休党员组建“宣讲团”,深入一线开展社区教育。每年通过财政预算,投入30多万元,配备教学设施、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活动等,确保社区教育有序开展。先后建成社区学校7所、社区教育基地10处,培育优质社区教育基地2处,形成稳定的社区教育网络。街道与逍遥津公园、合肥市第三中学等9家单位签订了《资源共享协议书》,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实现了社会教育资源共享。利用党员电教平台、街道先锋网站、逍遥津e客厅微信群、银泰中心智慧社区微信群、与新媒体凤凰安徽网合作等方式,建立健全“互联网+”社区教育网络,开办“网上课堂”,定期发布学习任务、时事政策、教学活动预告等。制定《社区教育例会制度》、《社区教育表彰奖励制度》、《社区教育场所管理制度》等十余项制度,为社区教育常态化保驾护航。
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要求,逍遥津街道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社区教育活动,如开展社区微课堂、基层党校上党课、开展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图片展览、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志愿服务等活动。此外,逍遥津街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社会组织新安人才网合作,开办了“逍遥津讲坛”,每年推出不少于12期的高端课程,涉及心理辅导、沟通艺术、现代管理等诸多领域。辖区县桥社区与百分百国学院联合开设“四点半课堂”,利用课余时间段为辖区贫困家庭学生、企业员工子女开展作业辅导、陶艺、书画、茶道等技能学习;拱辰社区与合肥电视台共办童乐汇“爱心课堂”,邀请知名书法家、作家、主持人,采取积分兑换课程的模式,开办书法、写作、主持等课程;小雅社区服务中心在九狮桥社区教学场所开办“小雅诵读”、“随心叙缘”等活动,丰富辖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红旗社区、四牌楼社区与安徽广善公益组织、庐阳区社彩服务中心开设“新梦想课堂”、“儿童托管学校”,定期开展绘画、手工、折纸等教学活动;义仓社区开设社区“微课堂”,由居民自己组织定期开展健身、养生、安全等教育活动。针对老年人开办老年学校,开设计算机、书画、舞蹈等培训班。其中《天籁女子合唱团》、《金苹艺术团》、《聋哑舞蹈队》等表演团队现已成为省市社区教育团队品牌,多次参加全省、全国比赛,获得多项殊荣。
占据了全省获评席数的五分之一,作为“引领时尚的国际化首善之区”的庐阳区并非偶然。社区教育工作获得全国示范与庐阳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分不开。按照国家提出的“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精神,庐阳区以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特色课程打造和“项目实验”为重点,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基本形成了“一街一品,一居一特”的发展特色。先后荣获第五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安徽省首批社区教育试验区称号,连续五年荣获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成功组织奖;四里河街道居民张云萍荣获全国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全区各乡镇街道全面实现了省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乡镇)全覆盖。目前,庐阳区建成了建筑面积达3800平方米的社区教育学院,学院拥有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能提供正规学校教育以外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残疾人技能培训、下岗职工技能培训、老年教育、婴幼儿教育等社区居民的各类学习活动。同时,创立了庐阳区终身学习网,供市民免费上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