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长工作室就是名校长的摇篮,名校长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工作室成员的管理水平和艺术是否在提升,自身学校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庐阳区教体局局长殷硕景在参加张道琼名校长工作室研讨活动时充满期待地说。小寒节气,分外寒冷,庐阳教育人探索高位发展的热情依然高涨。1月12号上午,在六小本部召开了“一校多区 齐头并进”——张道琼名校长工作室专题研讨会,殷硕景局长全程参会,六小党支部书记李明东、“费广海名校长工作室”负责人费广海出席会议。
沿袭工作室的一贯作风,室长张道琼校长围绕研讨主题开门见山,抛出“在探索集团化办学的大背景下,从局域层面和集团管理层面,应该建立什么样的长效运营机制,使各校资源共享、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分校、捆绑校,对龙头校的帮扶需要在哪些方面建立制度来达到自主办学,长效发展的保障?站在集团外的学校,如果有集团化办学的机遇,你认为需要哪些制度保障?”三个集团化办学的核心问题。六小荣城花园分校的张羽校长首先接棒,他认为集团化办学的负责人应明确职责和权利,明确集团各校之间的隶属关系,使龙头校校长权责分明;对分校应分类指导,建立定期视导制度,由总校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对薄弱学校进行方法上的指导;龙头校和集团各校要有适当的交流,分校管理人员定期到总校挂任至少一个学期,把总校的精神和管理理念带回本校。姚明伟校长和张轶群校长作为名校办分校的独立法人,在外区办学,他们着力于利用名校效应打造新名校,充分利用优质教育的辐射源,把庐阳教育人踏实勤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办学风格带到外区,输出名校管理人员,带出一个管理团队,在继承中创新名校的管理理念,争取做到和而不同、和而不僵。
没有预先安排、不规定发言顺序,对集团化办学的真知灼见犹如无形的话筒在充满思辨、融合、争论、补充、修正的研讨现场传递,激励着聆听者对照原有的思路进行更深的思考。盛磊副校长认为集团化办学重在名校理念的输出,人才的流动,他甚至呼吁打破现有管理人员任用的制度;娄平校长根据一校两区办学的需要,谈了自己两校区办学将采用集团办学的经验做法,采用任用分管校长、中层进入年级管理的方式合理搭配两区教师梯队、顺利过渡的思路;金红校长带来上海等地集团化办学的经验,她提出集团化办学应尊重各校间的差异,建立标准,让集团化办学的各校明晰性质,整合力量,对人才资源库、动态课程、目标评价机制等进行标准建设;高晓娅副校长把名校办分校形容成移植的大树,除了带走名校的基因和土壤,还要适应不同地域、师资、生源周边环境等新“土壤”“气候”,因地制宜,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名校文化。黄涛、瞿明胜等校长建议集团总部能出台一个核心标准,加大人事制度改革,便于教师交流和人才的引进;朱清萍校长指出集团化办学首先要保证辐射源的建设,其次各分校因校制宜,第三实施错位发展,最终达到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尤其在文化引领、理念落实、师资保障等领域实现平衡,保证各校高品质地发展。
思想在交流中碰撞,理越说越清,方法越说越明,对问题的理解也从对本校工作的改进上升为集团化办学的统筹思考,校长们在阐述自己对集团化办学的看法时也提出问题,如何保证骨干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辐射引领?人才输出后,总部如何造血?用什么机制激励输出人员的主动意识?
李明东书记也详细阐述了他对集团化办学的看法:要办集团化的优质学校,集团负责人就要立足集团的高位,让本部和分校齐头并进;不搞连锁店要搞联盟制;抓住学校发展的三要素——教师、课程、管理,进行文化引领和师资培养。费广海校长作为名校办分校的又一集团大咖,用两个问题引发分校负责人的进一步思考——外区为什么请你去?你最需要总部支持什么?他提出要解决分校的需求和本部供源的供需矛盾,就要具备自适应能力,具体措施有采取级部制管理,校区间成立学术委员会。张道琼室长梳理了大家的发言并进行总结,提升了校长们对集团化办学的认识。她认为集团化办学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如督导机制、人员交流制度、培训机制、帮扶机制等,解决内部供需不足的问题,促使集团校自动发展;其次要从局域层面,理顺关系,发展多元集团化办学模式;最后建议教体局层面成立督导评估机制,建立对集团校的评估指标,既评估办学成果,也评估集团办学水平,形成对集团办学的制约,也给集团校明确的目标。
殷硕景局长在活动现场多次针对校长们的困惑答疑,最后针对名校长运行机制和“一校多区,并驾齐驱”的研讨主题进行高屋建瓴的指导,他要求各校面对集团化办学这一庐阳教育发展的时代产物,积极思考,主动作为。集团本部应该与时俱进,发挥龙头作用、促进品牌提升,继续扩大校区;校区要激发能力,向本部的品牌看齐;“婆家”与“娘家”形成良性互补,让老师有归属感、价值观,敢于立下超越本部的志愿并有所作为。他赞扬了工作室采取的磋商和问题会商机制非常好,能真正的解决各校实际问题,增强工作室的凝聚力。提出对工作室组成成员建议均衡合理搭配。
“张道琼名校长工作室”一直以协同发展、智慧分享、资源共享为工作理念,基于工作室各成员校在办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开展调研,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既仰望星空,探讨教育前沿问题,又脚踏实地着眼解决实际困难。思考、碰撞、交融、创新,使得工作室成员在室长的辐射引领、同伴间的启发互助中管理能力得以提升,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