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老师,他抢我的玩具!”“不是,不是,这是我先拿到的!”幼儿争抢教玩具的事例,在幼儿园屡见不鲜,而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教师有着不同的解决方式。小班时,遇到幼儿争抢纠纷,教师可以直截了当地制止:“不可以抢玩具!”。中班教师可遵循游戏的概念,为活动赋予一定的情景性和角色性。当到了大班,为了将自主性“行为”提升为“习惯”,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性”的引导以后,可以在集体活动时进行方法的总结,最后尝试引导幼儿自主解决矛盾。
瞧,2015年5月27日这天,当合肥市委机关幼儿园大二班的小朋友们再次遇到矛盾,发生争执时,教师则鼓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最终,孩子们选择了:剪刀石头布的猜拳游戏、经过协商后的你先拿,我再拿、共同合作游戏等多种方式来消除矛盾,打消争执。
不久,班级里会传来和谐之音:“我们一起玩儿吧!”“你先拿,我等会儿”“……”
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到快乐,更在游戏中成长!
撰稿人 摄影人:李贝娜 审稿人:刘丽媛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