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太牛了!”说起刚刚获得世界华东地区教育机器人大赛2015WER赛的冠军成员分别是许彦均、陈禾瑞、茅云菲三位同学,南国花园小学的学生们都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而在前不久举行的合肥市机器比赛中获得冠军牛景远、郑业成、赵玥同样来自南国花园小学。人们不禁对这些小冠军们是怎样炼成的产生了兴趣。
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许彦均、牛景远、郑业成和赵玥小朋友们都是四至六年级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机器人兴趣小组上。兴趣就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据孩子们所说,他们就喜欢机器人,所以不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自己都能全身心投入进去。
这群小朋友们也没有像同龄的孩子们一样沉迷网络痴迷电脑游戏,相反的,他们每周固定的“电脑休闲时间”都经常会被他们用来上网查阅浏览机器人方面的知识,看看相关的机器人组建视频,看看程序设定调试等教学视频什么的。
其他的小朋友们有可能觉得深奥难懂不喜欢的机器人在小冠军们的眼里甚是可爱,设定程序——执行程序——完成任务或进行调试。这些听起来简单的步骤却需要孩子们一点点的钻研摸索,幸运的是孩子们也乐于自己学习探索,虽然过程中问题琐碎繁多但是他们不觉枯燥烦闷。最后看着自己的机器人圆满完成任务,这些小能手别提多骄傲了。
学校家长的支持是基础
当然小冠军们成绩的取得也不仅仅是孩子们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也是密不可分的。家长支持、老师指导、学校鼓励成为了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动力。
像许彦均、陈禾瑞、牛景远等同学的家长就十分支持孩子机器人方面的兴趣爱好,一些家长还会和小孩子一起动手操作。
指导老师杨青青杨老师不仅是孩子们的机器人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也是一位数学老师。杨老师不仅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更是利用自己的时间来指导孩子们的学习。
由于教育类的世界教育机器人(WER)和综合技能机器人最适合小学阶段开发锻炼小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现学校对机器人兴趣小组也是持鼓励态度。孩子们不仅在学校有专门的活动室,机器人兴趣小组也成为了学校重点关注培养的项目。
冠军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刚开始组队时,我会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的观察,觉得他合适了,就去找到他们班主任,将人给拉进来。”杨老师略带些得意地说道,“现在这支冠军队伍中,就有我一开始拉进来的学生呢!”
可是,随着团队的不断发展,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去挑选那些有潜力的队员的呢?
“考虑到是面向全校进行选拔,所以我们先让每个班的班主任老师推荐10到15人到学校,由于机器人比赛时所用的程序需要参赛者自行设计,我们便再给这些孩子进行统一的数学思维训练测试,给人为的大致分个类。这还不是最后一步,在笔试后面我们还安排了面试环节,由我来亲自测验一下同学的动手能力。”
冠军成员都是班级尖子生
在采访中,记者们也了解到,小冠军们不仅在机器人方面是小能手,也全面发展的好少年。这次华东赛的小冠军成员许彦均不仅是班长,还是学校的“三道杠”呢。平时许彦均就喜欢数学科目,考试经常得满分。“许彦均是我特别看好的一个同学,一般情况下今天的训练结束了孩子们都回家了,但是许彦均不会立刻就走,他会课后留下来琢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问清楚了讲明白了他才会走。”杨老师这样对我们说道。
不光许彦均,在机器人比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的牛景远、赵玥还有郑业成小朋友们,他们最喜欢的学科都是数学,这些孩子们有的在班级担任数学课代表、有的会拉小提琴、有的会弹吉他。班级活动他们也都十分积极参加,敢于表现自己。在学习方面也一直是班级中的尖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种大型比赛中,要想靠侥幸获得好成绩基本是不可能的。”杨老师如此说道。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