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幼儿户外活动中行为习惯养成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的全体教师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的年龄段特点,小、中、大班分别从自理行为能力、礼仪行为能力、安全行为能力三方面进行研究,2015年3月,各年级组的教师们根据自己班级的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了新学期的环境布置,将课题研究的内容融合在环境中。
小二班教师利用走廊上的图片告诉孩子在户外活动中要排排队,叠叠衣,要学会互相帮助。并将孩子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与回家后的户外活动相结合,家长通过照片反馈孩子在家进行户外活动时的各种表现,再将这些照片贴在主题墙上,生动有趣。
中一班的主题墙是“一起走过…”,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走过,和小伙伴们一起走过,留下文明的足迹,有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文明行为,用照片的形式展示,还有孩子们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文明礼仪方面的行为习惯,教室的吊饰是孩子们用绘画作品展现的好习惯,班级外墙有亲子共同制作的礼仪小报,图文并貌,生动活泼。
大班的孩子们更加体现出在环境中的主体性作用。大一班围绕安全出行展开了一周一访谈、一周一关注的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去搜集一些新闻事件,到班级来讨论,形成安全意识。大三班的孩子们与老师制定了安全公约,让孩子们意识到哪些行为不安全,有安全隐患,然后把它画下来,并展现在走廊的主题墙上,与同伴共勉。
幼儿园环境如同教师一般,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更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讯员:房静玥 审稿人:徐祖云)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