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家庭 走进心灵——记永小“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

发布日期:2015-02-07   作者:金晓敏c永小   阅读:次   字体:[] [] []

为了进一步加强永小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推进“师德提升工程”,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永小教师在学期末开展了“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看,寒风中,瑞雪中,永小的每一位老师带着满满的爱心、责任心、耐心走进学生的家庭,更走进学生与家长的心灵……

爱玩电脑的小康

家访教师:赵媛媛、郭俊

家访对象:五(3)班学生小康

家访时间:22

班里有个孩子叫小康,特别喜欢玩电脑,他的父母为此特别烦恼,断网、加密码……家长想尽各种方法对孩子进行阻止,但是招数用尽,却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让家人头疼的问题。

五年级时,小康参加了学校计算机编程小社团,信息学科的郭老师发现这个孩子在编程方面特别有天赋,别人眼中的难题在小康面前会被轻易地解决。

这次家访,我和郭老师顶着寒风、踏着积雪专程来到小康家中。交谈中,郭老师向小康的家长介绍了孩子在计算机方面的突出表现,并直言小康是个特别有天赋的孩子,希望家长能够支持,老师也将会引导小康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利与弊。听了郭老师的一番话,小康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家长也表示会全力配合老师,并支持孩子在这个方面能有所发展。此时,我给小康递上了一张计算机编程社团的优秀社员的奖状。小康看到这张奖状,那笑容更加灿烂……

一次家访,一张奖状,一番交流,也许会为一个孩子开创一片不一样的天地。

(赵媛媛供稿)

老师的爱不放假

家访教师:张景丽、徐钢

家访对象:六(1)班学生慧子

家访时间:21

   21日这一天,我和徐钢老师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家访,最后一站我们俩走进了慧子的家。她,是个随父母进城长期居住在出租屋的孩子,但是她热情开朗、积极上进,就像冬日里的那米灿烂的阳光,总让人感受到温暖。

 我和徐老师刚进大院正准备打听她家时,就听见有人冲我们大声说:“慧子,快来快来,你们老师真的来了!”循声望去,便看见挽着老高袖子的慧子和她的爸爸挤站在门口。虽然对出租屋的环境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我们站在这间不足三十平方的房子中时,我的心情还是挺异样的:这一间房子被三张床占得满满的,只剩下仅能容一个人通过的走道。她的爸爸搓着手不停地说:“地方太小了,地方太小了,你们坐、坐床吧……”当我注视着这三张被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床铺时,真有些舍不得坐下。看着有些羞涩的慧子,我连忙夸奖道:“这肯定是慧子整理的,小姑娘真勤快!”她爸爸连忙解释说:“我说老师都放假了,不会来家访的,要来也不会来我们家,我们家太小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她不听,从昨天就开始忙了,这都是她自己收拾的,刚才还在擦玻璃呢……”“爸,看我猜的对吧?我都跟你说了我们老师不放假,每天都知道我们在家干什么。”看着慧子神气的表情,听到她肯定的话语,我有点不好意思,但又十分高兴地告诉她:“是的,老师每天都关注你,看到你的笑脸,我们最开心了!我们的爱不放假!”

  忙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家访活动也将告一段落,但我们的爱还在继续,因为老师的爱从不放假!我们每天都关注着你们——我们可爱的孩子!

(张景丽供稿)

贾文静老师是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同时还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工作十几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如今的她怀有身孕,同事们常常笑称她为学校里的“大熊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大熊猫”老师的家访故事。

做有爱的“大熊猫”老师

家访教师:贾文静、卫薇、刘艳丽

家访对象:一(2)班学生小汪

家访时间:22

家访的第一站是小汪同学的家。为了方便平时上学,他们一家三口住在学校附近的一间小房子里,因为并不是常住,所以房子里面的环境并不算好。

小汪不在家,他妈妈告诉我,孩子考试前就生病了,一直没彻底好转,趁着这几天放假,他们把孩子送到奶奶家,彻底休息放松一下。我有些吃惊,小汪是学游泳的,体质一直不错,很少生病。这次他生病也许是因为班级孩子生病引起的交叉感染,但是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好,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小汪妈妈叹了口气:“大概是我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老师,你不知道,孩子期末考试,我比他还紧张。我天天晚上辅导他学到十点多钟,中午有时也给他做题目,可能是逼他逼得太紧了,所以孩子心里有负担,病就一直没好。”小汪爸爸也接了话:“我们没什么文化,不知道怎么教小孩,又希望小孩好,老师你们这次来得正好,跟我们说说教育孩子的方法。”

其实,通过平时的教学,我和数学老师都能感觉到小汪的父母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很不错,但是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不高。经过一番交谈,我们了解到,小汪的父母一直很紧张孩子的学习,他们和孩子最多的交流就是关于学习,把很多精力放在了孩子写作业上,但是忽视了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就自身没有动力去克服,更没有方法去解决。作为父母,小汪的爸爸妈妈对于该怎么指引孩子十分迷茫。“你们不必太紧张。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是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孩子遇到作业不会写这些问题是很正常的,鼓励孩子多问多想,别怕他出错。爸爸妈妈可以多跟孩子聊聊天,不要只是谈写作业、上课之类的,周末还可以多带他去玩一玩,因为学习不仅是学书本上的,还要和生活联系。这是我们给父母的一些建议。小汪的爸爸妈妈连连点头:“谢谢老师,真的给你们添麻烦了。看你身体都不方便,还对学生这么负责,我们真的感谢!”我笑了笑,很多家长都跟我过类似的话。说实话,尽管我认为这些都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但是每次听到这些发自肺腑的感谢,我的心里还是很感动的,似乎在这一瞬间,感觉到做教师的价值。我又想,当老师的有时会抱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实在我们接触的众多学生家长中,有不少像小汪父母这样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家长,如果我们能多抽一点时间,跟他们多交流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也许收益的不止是个一个孩子、一对父母,而可能是整个家庭。想到这,我和同事告别了小汪的爸爸妈妈,继续下一站的家访……

(贾文静供稿)

为了让本次家访活动更加全面、深入,学校还特设了手球队员家访组,为永小手球队的孩子们送去一份关怀和问候。家访中,队员们和老师一起交流训练中的苦与乐,分享比赛中的成与败,回忆一起流汗、一起流泪、一起欢笑、一起拼搏的点点滴滴。

架起沟通的桥梁

家访教师:张万新校长、夏玲华、朱光芳、王培培

家访对象:四(1)班学生冯光磊

家访时间:22

作为手球队员家访组中的一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家访,就孩子平时在球队里的各方面表现和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更多我们所看不到的东西,以便我们在今后的训练中加以注意。

冯光磊是手球队中的一名小队员,他是个非常聪明可爱的孩子,平时学习很认真,训练中也是非常能吃苦耐劳,乐于和老队员交流学习。这孩子的缺点是怕对抗,不敢于与人接触,胆子有点小。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小磊平日里的饭量不是很大,肉食也不怎么吃,本身就很单薄的身体,再加上大运动量的锻炼,有时确实有些吃力。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几个手球教练告诉孩子不好好吃饭就没有好的身体,没有好的身体就不能好好学习和训练。当然,我们也在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个问题,默默告诉自己在以后的训练中要多加关注这个孩子。

张万新校长在问到孩子比较胆小的问题时,孩子的妈妈也说出了其中的原因,孩子从小跟着在外地打工的妈妈生活,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不常带孩子出去,久而久之孩子不太敢于与别人接触,胆子也越来越小。针对这个问题,张万新校长鼓励小磊在以后的训练中要多些主动对抗,要大胆展示自我,相信他一定会越来越勇敢。同时,张校长也要求我们几位教练要多鼓励孩子,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  

家访快要结束时,小磊的妈妈表示她非常支持孩子在手球队继续训练,她觉得通过训练,孩子的身体素质好了、和同学之间的相处能力与生活自理也都有所提高了……听到家长的这番肯定,我们非常欣慰,我们觉得自己在平日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更认为在今后的训练中要与家长多沟通,这样一定能更好的培养出更优秀的手球队员。

(王培培供稿)

家访中,老师们在静心聆听,在真诚交流,在播撒师爱,在浸润心灵。从家长们的目光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永小老师的认可与感谢;从孩子们的笑脸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信任与喜爱。一次真诚的家访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拉近了老师与孩子的距离。走进家庭,走进心灵,让永小的孩子们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中全面发展,在宽松、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金晓敏   组稿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