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诗境,漫步青山品真谛。缱绻词韵,高吟杏坛聚群贤。”11月28日-29日,2015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主题研讨活动暨主题征文颁奖大会在安徽省马鞍山二中举行。连续举办八届的该论坛活动,致力于推动长三角区域性的语文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合作交流,服务长三角地方基础教育,提升长三角地区中学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是享誉全国中学语文界的一项高水准的知名活动。
本次论坛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和上海教育出版社主办,《语文学习》编辑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承办。长三角地区以及其他省市共一千六百多人参加会议。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锋,《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发起人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语文教研员及《语文学习》主编何勇等专家学者全程参与活动。我区依托合肥市初中语文学科基地,在区教研室张莉主任的带领下,派出了一行40多人的庞大学习队伍参会。同时,我区庐阳中学的汪凤老师有幸在本次论坛上现场执教一节初中诗歌赏读课,成为三省一市交流研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六节示范研讨课之一。
11月28日上午,本届论坛在马鞍山二中体育馆开幕。开幕式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杨桦女士主持,马鞍山二中校长郭惠宇致欢迎辞,他说:“诗歌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民族的文化基因,马鞍山被誉为‘诗城’,在‘诗城’谈诗歌相信会有别样滋味。”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锋带来了精彩的古典诗歌赏读漫谈。他指出: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古典诗歌是诗歌中的诗歌,学生要读经典,经典传递的价值观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解读诗歌,要符合诗歌文本本身,要符合学理,要接受读者的个人体验,没有标准答案。语文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格。一个人的雅俗品味是在中学奠定的。接下来,诗人、《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先生带来了现代诗歌赏读漫谈。他说,人们对中国新诗的印象往往是“不说好,说不好,不好说”,但新诗依然是有作用的,这种作用不是显性的,比如对想象力的发展等。关于解读新诗,针对不同的诗歌文本可以分为三类:直接读,深度解读,过度解读。
11月28日下午,主题研讨活动的12节展示课分初中和高中两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初中的六节展示课中就有我区庐阳中学汪凤老师执教的一节现代诗歌赏读课《乡愁》。汪凤老师凭借亲切自然大方得体的教态、凝练诗意富有感染力的课堂语言、环节清晰易于操作的课堂板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执教思路呈现了一堂语文味浓郁、诗歌味浓厚的课。与上海松江外国语学校、浙江华茂外国语学校的老师同台展示,既展示了安徽语文教师较高的综合素养,又为论坛进行诗歌教学的研讨提供了各地区范本。
《乡愁》这课,汪凤老师采取的授课思路是以读贯穿、以读推进,紧扣诗歌教学的命脉。课堂主体为三大板块:诵读——感受音韵之美;细读——体会意境之美;悟读——领受文化之美。在形式多样丰富的朗读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通过有效朗读,推进学生对诗歌文本的深度把握。将联想法、替换法、引证法潜移默化地运用在诗歌细读中,牵引学生自主阅读、深度解析。整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对话灵动,博得了全场听课专家、老师们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课下,听课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是一节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诗歌赏读课,在教学技法上亦是获益匪浅。更有江苏沭阳一位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奖老师即兴赋诗《荷》一首称道,课堂内外,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安徽省教育科学院语文教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资深专家杨桦老师也对这节课大加赞赏,热情勉励了汪凤老师,并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11月29日上午,是本次活动的评课、论坛环节。先由执教老师说课和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再由四省市地区教研员评课。在研讨过程中,执教老师和评课老师发表了对诗歌教学的看法,比如诗歌教学内容确定要根据诗歌这个特殊文本体式的特点:言语形式、格律、音韵、节奏;比如诗歌教学必须要重视朗读;比如小学、初中、高中的诗歌教学有不同要求,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认识特点,等等。庐阳区教研室张莉主任代表安徽地区,点评了汪凤老师的《乡愁》一课。她谈了自己对诗歌教学的三点看法:融合、看见、窗口。抓住“诗味、情味、文化味”三个关键词点评了这堂课。同时也提出了将这堂课打造得更加完美的几点建议:要善用评价语言把学生的心灯点亮、板书设计有待商榷、要加强对作品语言形式的关照。在场的老师们纷纷感叹张莉主任的点评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让大家收获良多。
回顾今年五月,汪凤老师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优秀课比赛荣获一等奖,以其优异的现场表现,当即得到了省教科院语文教学专家杨桦老师的肯定与钦点,参与下半年的长三角教育论坛现场授课活动。从九月开学以来,以张莉主任为引领的庐阳区语文教研团队依托合肥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师培训基地专家团队,反复多次为汪凤老师打磨《乡愁》一课。活动得到了安徽省教科院杨桦老师、合肥市语文教研室教研员王金娥老师、吴申道老师、六安市语文名师刘晓武老师、合肥一中优秀青年教师张蓓蓓老师、李杰名师工作室、张铭丽名师工作室名师团队的大力支持。汪凤老师所在校合肥市庐阳中学是一所十分重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北门名校,建校十年,已先后培养出四位荣获全国学科评比最高奖项的青年教师,对于汪凤老师此次参与长三角活动,更是全力支持。戴鹏程校长、刘征杰副校长多次过问,以省教坛新星毛前老师为引领的学校语文教研团队集思广益、默默付出。如果说,一位教师的成长、成功、成熟,离不开她所身处的环境。那么,一批教师的成长、成功、成熟,更离不开一个积极友好、进取包容的大环境、大平台。成立于2013年的合肥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师培训基地到今天已经迎来了它的第三个工作年头,圆满送走了两批合肥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学员。三年来,市中语学科基地制定了详实的工作计划,涵盖语文教学、教师提升、专业成长的方方面面,来自合肥各区及下辖市县的200多位优秀中语教师参加了培训。借助这一平台,老师们将教研触角深入专著书本,追随前沿理念,内化专业素养,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同时,中语基地经常性开展跨区域送教交流活动,为优质教研资源向更广阔天地的辐射搭建了平台。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信中语人的追梦,将会代代传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