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送教肥东,精彩《社戏》轮番上演;专家指引,权威解读专业素养

发布日期:2015-12-22   作者:张莉   阅读:次   字体:[] [] []

为了加强合肥市各区域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队伍的示范、带动作用,继12月1日合肥中语基地送教长丰活动之后,12月18日下午,合肥市中学语文学科基地专家骨干教师团队一行到达肥东县第三中学开展送教活动。合肥市教育局李德凯主任、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王金娥老师、庐阳区教研室张莉主任、新站区55中蒋吉虎老师、瑶海区63中张贵芹老师等作为中语学科基地的专家团队,为送教学校的师生们呈现了精彩的课例和专业的点评解读。
此次送教,两位老师带来的都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名作《社戏》。新站区蒋吉虎老师淡定地引领肥东三中七13班一二两组的孩子们,乘着鲁迅的航船,饶有兴趣地品评“好戏”、“好豆”和好人好景。看过了那么多浮躁的课堂,蒋老师课堂中的那股淡淡的清风,尤其让听课的老师们受用。瑶海区张贵芹老师对本课教学内容的选择的确定,让全体观课者感到新颖而精准——她紧紧抓住对双喜、阿发和六一公公的语言描写,引领孩子们悟人物性格,品语言魅力,学写作方法;令人耳目一新,感叹斯芹可贵!引用市教研室王金娥老师的点评就是:蒋老师的课朴实无华、环环推进;张老师的课情感充沛、摇曳多姿。
两节课后,市教研室王金娥老师就两节同课异构的《社戏》说开来,权威解读了三方面问题。一是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她指出:语文老师应具备解读文本的能力,能够沉入词语,体现专业功力。二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如《社戏》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离不开对人物的品评、对环境的关注。这两方面授课内容的选择,两位老师都把握精准。三是教学策略的选择。也是需要讲究的。如张贵芹老师在授课中使用的想象法、分角色演读法。老师适当地选择教学策略,就如同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建立通道、搭建桥梁。王金娥老师也提出了对两节课的改进建议,如:授课老师对文本语言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学生可以理解,并不等同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要通过朗读的贯穿给学生更感性的认识牵引。
满满一个上午的教研活动,各位参会教师均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合肥市初中语文的教研教学氛围如合肥冲破雾霾的阳光,驱散冬寒,温暖着每一位孜孜以求在中学语文教学道路上的修行者。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