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名师送教,倾情演绎诗歌教学;专家指引,权威打磨中语课堂

发布日期:2015-12-02   作者:张莉   阅读:次   字体:[] [] []
     为加强合肥市各区域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队伍的示范、带动作用,12月1日下午, “李杰名师工作室”一行到达长丰县城关中学开展送教活动。合肥市教育局教师事务管理中心石宣艳主任、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王金娥老师、庐阳区教研室张莉主任、42中李杰名师工作室李杰老师、庐阳中学汪凤老师、张硕老师等作为中语学科基地的专家团队,为送教学校的师生们呈现了精彩的课例和权威的专题讲座。
    下午14:10,由庐阳中学汪凤老师执教《乡愁》一课,在浓郁的诗味中带领着来自长丰县各中学近百名语文教师开启了情思切切的诗歌之旅。学生们在诵读中首先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接着在细细品读中深切体会诗意之美;最后在悟读中领受乡愁所赋予的文化之美。汪老师空灵甜美的嗓音飘荡在城关中学偌大的录播室中,听课的师生们无不深受感染和启发。学生们在汪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下,静静地感悟余光中的乡愁,领会一份“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宁静的文化韵味。
    随即,42中李杰老师为各位老师呈现了一场“艰难的守望,智慧的突围——关于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主题讲座。他以基层古诗词教学的种种现象为出发点,围绕古诗词教学中注重语词的过度串讲而忽略了语用问题;注重话题预设而忽略了课堂生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育教学中尤其要在“研”“读”上下功夫。反复诵读是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的基本途径,朗读时既要求字音读得准确,语段读得流利,更加强调做深度阅读,读出感情。同时根据语文学科特点牢牢把握语文学习的关键点,关注语文素养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
    接着,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王金娥主任从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基本素养要求上启发大家探讨:文本解读的现状问题。依据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从非文本解读现象、浅阅读现象、泛概念化解读文本、泛政治化解读教材以及时尚化地解读材料中,指出了语文教师对于文本解读的专业性表现应该是:语文教师有解读文本的真功夫,在直面文本的前提下走进文本中去,并注重学生对于文本的情感体验,同时关注拓展延伸与文本的深度对接等方面,力求实现成熟的阅读教学。
最后,庐阳区教研室张莉主任对课例展示和讲座做了独到的点评和总结发言。她指出语文课堂应关注文本细读中“细”与“宏”的关系;老师的“讲”与学生的“问”的关系;教师的“忙”与个体自身的“静”的关系问题。语文课堂是人与文本的交流,更是人与文化的沟通。需要语文老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带领着并指引着学生们品出诗味、情味和浓郁的文化味来,充分挖掘诗歌生命的温度,关注学生的独特思考和体验。
    本次送教活动围绕诗歌教学内容确定和教学方法的主题展开,无论是庐阳中学汪凤老师所授《乡愁》一课,还是两场权威性的专题讲座,各位参会教师均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合肥市的初中语文的教研教学氛围如合肥久雨初放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位中语人。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