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教育部在合肥召开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验暨学校品质提升经验交流会。期间,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为首的专家组,先后来到庐阳区四十二中中铁国际城校区、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和南门小学三所学校进行了现场观摩活动。市政府副秘书长高晓光,市教育局调研员姜昌根,庐阳区委书记吴劲,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仲生,区政府副区长王翠英,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局长殷硕景等全程陪同。专家组详细查看了解了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重点听取了上述学校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验和学校品质提升工作方面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四十二中学中铁国际城校区是我区名校高起点、高品质办学的典范,学校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依托四十二中百年名校一流的师资队伍,通过校区间互派教师、结对共进、联动教研、统一培训等形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两校区实现教师统一管理,教师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创新之发展之路,已成长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在石卫星校长的讲解下,杜柯伟一行先后参观了学校高起点开设的素质拓展少年宫课程,集录制微课、网络教学、观课议课于一体的实现资源共享的录播教室,被评为“合肥市特色社团”的法学社模拟法庭活动及特色大课间活动,专家组对该校“千寻灯谜社”三位学生破格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谜语大会“第二季”》等表示赞扬。
逍遥津小学是一所被誉为“最合肥”的小学,近年来,学校以“最合肥、最儿童、最幸福”为特色办学目标,以合肥市学校品质提升建设工程为契机,通过优化学校管理,构建了适合学生成长的“最儿童”课程体系,即“儿童传统文化体验课程”、“依托少年宫的儿童生活实践课程”和“儿童经典阅读课程”三大课程,着力通过课程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形成“最合肥”小学学校品质提升模式。金都华庭校区传承了本部优秀校园文化和课程建设,该校绿眼睛视觉艺术展及逍遥微秀场、非遗工作坊、逍遥厨师班、3D科技应用馆等少年宫馆向专家们展示了逍遥津小学金教华庭校区“最儿童”的课程设置,杜柯伟副司长在袁红卫校长的解说下,还兴致勃勃地俯下身子与学生亲切交流,并为逍遥津小学“最儿童”课程设置点赞,为该校嵇莉芬老师全国出版发行的童话故事《猫眼魔女和42个小精灵》点赞。
南门小学是一所老城区百年名校,自2012年启动集团化办学模式以来,目前已形成一校七区的办学规模,荣获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是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母校。学校体育节海报、“秋之韵”学生树叶画作品展、大气磅礴的“一校七区”蓝色结构图,构思精巧的“守望未来”学生笑脸墙,由历史沿革、流金岁月、杰出校友、群星闪烁四个板块构成的文化长廊以及校史陈列室里巍然屹立在玻璃柜中1927年的学校校牌,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南小的亲笔题词,历届毕业生的心愿瓶,展现着学校百年的悠久历史的画面,讲述学校百年沧桑风雨的文字,都给来宾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正如专家们所言,南门小学虽然面积不大,但办得精致,有思想,有内涵,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什么叫继承,什么叫发展,什么叫创新……费广海校长从百年历程再续辉煌、理念先行的教师专业化、“以儿童为中心”的学校管理创新、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建构、“全员参与”——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等几个方面向专家们做了简短的工作汇报。杜柯伟一行还饶有兴致地走进学校乒乓馆,观看了乒乓小将们的精彩训练场面,并在南小校园合影留念。
我区三所学校的展示为专家们呈现了庐阳区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升学校品质的阶段性成果,令与会者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思想冲击、理念冲击。杜柯伟表示,要推广经验,加强宣传,务求实验、试点工作在政策上实现有效突破,在制度上实现持续创新;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加快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章程,不断提升教育治理水平;要做好实验、试点工作的全面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模式。
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校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2014年12月15日,合肥市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中小学校品质提升试验区,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一是结合实际制定了《庐阳区中小学校品质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以实现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全区学校由硬件建设转向内涵发展、由数量增长转向品质提升、由教育管理转向教育治理,丰厚庐阳教育底蕴,提高学生全面发展水平,提升教育均衡发展质量,全力打造“素质教育示范区、高位均衡先导区、优质资源辐射区”。二是全面启动了中小学、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系统地分析学校的原有基础及所处的环境,发现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在资源,按照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有序谋求品质提升。区教体局成立由局领导、相关科室、名校长组成的区级指导审核小组,指导审核各校规划编制,计划到2016年全区基本形成“一校一规划”格局。三是通过实施“十大工程”,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优化全区中小学校办学生态环境,努力开创我区学校“品质立教、品质兴教、品质强教”的优质、均衡、特色发展之路,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实现教育优质公平和教育科学现代化,努力建设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相适应的优质教育品牌。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