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11月10日,在庐阳区小学品德兼职教研员吴晓静主任、庐阳区名师工作室何炜主任的带领下,来自区各兄弟学校的8位工作室成员一行十人来到美丽的山城重庆,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分会、重庆市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承办的“2015年全国小学品德课观摩研讨会”
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品德学科的优秀教师,向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两千多名教师展示了代表着全国小学品德学科教学最高水平的课例,也向与会的老师们展示了近年内品德学科的最新动态。
实地的参观学习让工作室的老师们收获满满。现在,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回顾本次全国品德研讨会吧!
庐阳区品德学科兼职教研员吴晓静主任在参观过重庆市巴蜀小学后写下这段文字,这所创建于1933年的小学是被社会公认为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办学实力强、质量高、有特色的学校。学校创建60余年来,继承优良传统,勇于开拓前进,取得卓著成绩。让我们大开眼界!而最让我们羡慕的是,巴蜀园里的学生无疑是最幸福的人,丰富多样的特色课程滋养了孩子们的天性。大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更是孩子们展示自我,凸显才能的大舞台。该校基于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科学等课程综合化开展的课题介绍也让我们颇受启发,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直褒奖。
叶圣陶老先生曾在巴蜀日记中这样写到:巴蜀园,有趣甚多,随处有小林,有全石,可憩坐而观玩……蝉声、泉声而外、绝无他响,殊觉享受非凡。每每读到此文,总心向往之,一直想有机会去这样的巴学园走走看看。来自六安路小学的魏明琴老师和所有与会的老师踏一路金色林荫,穿过英式风范、霸气至极的巴蜀中学,深深感受到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
魏老师发出这样的赞叹:巴蜀园里的孩子无疑是最幸福的人,他们对生活充满的梦想,对未来充满了梦想,巴蜀是个大舞台,孩子们在这个舞台上,梦想被激活,潜能被激发,他们是那样的自信和潇洒。
工作室参与听课的老师们认真聆听,认真学习,受益匪浅。
在听完重庆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李佳老师的课《说声谢谢》后,来自南门小学的王艳老师如是评价:本课教学设计,教师将活动巧妙引入课堂。形式多样,活动有效;注重教学素材的生活化;教者选择的素材就是同学们之间的事情,取材于生活,使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生活化的社会;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快乐发展,具有成效的发展目标,关键在把每个课堂教学活动做足,做透。如最后的“感恩行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劳动的辛苦,并以感恩卡,作为载体,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使孩子们真正学会“谢谢”。
来自南门小学的杨玲老师在第一次来到“山城”重庆,聆听了来自呼伦贝尔市满洲里第三小学的马斐老师,热情奔放,个性爽朗,执教的《风儿吹呀吹》,就如同初次体验到当地特有的忽高忽低的城市道路一般,教师精辟简洁的教学语言、巧妙设计的行为体验、深入精准的教材解读,也让听课教师们的思想掀起波澜。马老师抓住了儿童爱玩的天性,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自然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到自然界中的风无处不在,风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中了解大自然和热爱大自然。整堂课,马教师都在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老师们关注过程指导,关注方法指导,关注孩子们的探究能力与思辨能力的提高,那不容错过的精彩获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
来自育新小学的葛卫玲老师在聆听了天津南开小学于涛老师执教的《思想家孔子》这一课后,这样说到: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古代圣贤的关注,初步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连接,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言的踊跃度,让没发言的孩子也能反思自己的生活。通过孔子的名言,将孔子的思想请进课堂,尝试领着学生用儒家思想去解决或改善生活中的难题困惑,帮助增进认知,提升生活。
来自杏林小学的凌晓赟老师对于张婧老师执教的《诚信是金》一课做出这样的评价,教学活动由浅入深,逐步深入,课堂上,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在思想上认识到诚信是金,而且落实到了自己的行动上,要讲诚信,做诚信人,办诚信事。整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实践性强,使凝固的教材文本变成了生动的课堂。 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各种活动及各种孩子们熟悉的事例辅助教学,寓教于乐,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来自亳州路小学的方春玲老师在聆听过马勇芳老师执教的《我的爱是什么》之后,留下这样一段话:马老师的品德课与生活紧密相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课堂节奏的把控恰到好处,从细微之处找到爱的共鸣点。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课程资源,挖掘生成资源,从而提升课堂。本节课是爱的升华,通过“小举动、贴心话和理解的微笑”,让学生将爱具体到行动中,情景表演——讨论交流——判断——勇敢表达爱等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此次重庆之行,让我们在学习研讨中领略品德学科的学科魅力,并深深感受到做一名品德学科的教师,要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开动的脑子。要做个有心人,善于用眼睛观察孩子的生活,善于捕捉孩子闪光的语言,善于学习、反思与思考,善于发现生活之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