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庆、中秋双节的余温还没有从城市上空完全散去,逍遥津小学的教学月活动就已经在金都华庭校区热火朝天地展开了。
此次教研活动的形式是两校区入校不满四年的语文老师上公开课。这既是对年轻老师的一次检阅,也是学校启动“青蓝工程”后,为结对师徒搭建实实在在的交流、共进平台。
活动从10月12日正式拉开帷幕,到10月15日完美画上句号,为期四天,亮点颇多。
亮点一:拿出你的“拿手好课”
和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公开课给予了上课老师充分的自主权,老师可以自选课题、自挑上课班级。正如逍遥津小学校长吴晓静所说的:“这次的展示课,目的是让我们认识大家,同时也让大家重新认识自己。”
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来上,大大减轻了老师们的心理压力,由被动的“要我上课”变为主动的“我要上课”。压力小了,动力大了,轻松的氛围不仅有利于老师们教学中的高效发挥,更有助于孩子们课堂上的精彩生成。
亮点二:年轻,也可以很老练
“听了你的回答,老师特别想用课题的前四个字来评价,‘精彩极了’!”这是入校不到三年的徐丹老师的课堂。被表扬的孩子一脸自豪地坐下了。原来,他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吴晓洁老师执教的《在柏林》上完后,报告厅静悄悄地没有一点声音,好几个孩子低下了头,悄悄地去擦眼角的泪水。
李慧老师为她的《在牛肚子里旅行》设计了简洁而又一目了然的简笔画,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增加了趣味性。
柏胜丽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国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述,再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的动人魅力。
张晓军老师的《大自然的声音》、张勤老师的《爬山虎的脚》、张景老师的《我要的是葫芦》、何从誉老师的《慈母情深》......每位老师所选课型不同,上课风格迥异,个人特色鲜明。
参加本次展示课的语文老师共有21位,其中,金都校区15位,寿春路校区6位。他们中入校时间最长的四年,最短的不满一个月。他们是年轻的一群,但每个人都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了属于自己的老练的一面。
亮点三:校内外专家同携手、共把脉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为了帮助老师们对自己上课中的优劣势有更清晰地认识,学校特地邀请了校外知名专家和本部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共同给年轻老师问诊把脉。
六安路小学副校长、安徽省特级教师张睿老师对14号上课的六位老师的课逐一做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她在肯定老师们优点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大家各自存在的问题。
张睿老师特别强调,语文课上的生字教学一定要扎实,要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哪怕是上公开课也不能走过场。老师既要关注语文要素,也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要以学定教,从学生出发。最后,她还送给老师们一句二十字真经:“眼中有文本,心中有学生,朗读有方法,拓展有内涵”。
来自本部的盛晓攀主任、“作家老师”嵇莉芬、朱艳伟老师、何樱莉老师也分别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老师们进行了既接地气又不乏深度的指导。
逍遥津小学校长吴晓静、书记唐蓓、副校长王峰全程参与了此次教研月活动。他们给予了所有上课老师以充分的肯定,也对大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相信逍遥津小学的同仁们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打响逍遥津小学“最合肥、最儿童、最幸福”的教育品牌!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