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红领巾云电台为您播报疫情最新动态|科学战“疫”——了解气溶胶传播

发布日期:2020-02-16   作者:少先队o六小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大家好! 今天是2020年2月11日,星期二。欢迎收听六安路小学红领巾云电台,我是播音员王梓璇。 首先向大家播报今日疫情最新动态: 根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止至2月1024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42638例,疑似病例 21675 例,治愈病例  3996 例,死亡病例 1016 例。较于昨日确诊病例增加 2478例,疑似病例增加  3536 例,治愈病例增加  716 例,死亡病例增加  108

截止至2月1024时,安徽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6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 88例,累计死亡病例 4 例,累计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18667人。

截止至2月10日24时,合肥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 15 ,死亡病例1例。

下面来看详细报道

近日,“气溶胶传播”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气溶胶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注意什么呢?我们来通过几个问题了解一下气溶胶传播。

一、 气溶胶传播是什么?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气溶胶会自然产生,也可人工形成。

二、气溶胶虽然容易形成,但要感染人并不容易

 由于一般气溶胶颗粒比较大,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阻挡。特别小的气溶胶微粒,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它们会随风飘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

 三、在什么情况下,要当心气溶胶传播

 不通风的环境中,包含病毒的气溶胶会在空气中停留很久。比如,患者乘坐电梯后,电梯中就会有病毒的气溶胶,而由于空气流通较差,如果健康的人随后进入电梯,传染风险会增加。

四、 如何做好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是足以能够保护公众不被感染的。专家还表示,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密闭环境中佩戴口罩,勤洗手,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下几点做好防护。

第一、自然开窗通风。当下季节,通风量应该很大,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多频次开窗,如每两小时开窗10分钟。也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器会过滤气溶胶,包括带病毒气溶胶 第二,卫生间中也要注意。冲马桶时,盖上马桶盖再冲。第三,电梯间通风很差,又是小空间。在电梯中一定要戴口罩小心触摸。除此之外,要勤洗手、勤擦洗、与他人隔开距离。第四,不要随地吐痰,更不要用脚去踩碾地面上的痰,在用脚踩痰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存在气溶胶传播的风险。

我们再看其他消钟南山表示,根据目前观察的情况,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约为2.7%,且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病死率虽然比普通流感强,但远比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或H7N9流感病毒低。

 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称,由艾尔沃德博士带领的WHO专家团队已出发前往中国,协助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国际专家组组长率领的先遣团将于今晚抵京。

“人心齐,泰山移”。 当前,这场残酷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好了,以上是本次六小红领巾云电台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再见。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