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百舸争流千帆竞,蓄势待发破浪行

——记庐阳区第九届中学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发布日期:2019-12-03   作者:王振宏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菊萎东篱梅暗动,雪落庐州寒带风。20191125日至26日,伴随着今冬的第一场玲珑小雪,庐阳区第九届中学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合肥寿春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庐阳区地理教研员王振宏老师主持,合肥市地理教研员倪宏忠主任、经开区地理教研员孟丽花老师和庐阳区潘玲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潘玲玲老师担任评委,潘玲玲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以及庐阳区的地理老师们积极参与了此次两年一度的盛会。

本次比赛参照201810月份的合肥市初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模式,分为两轮。第一轮比赛形式是无生上课,由参赛教师自由选择课题,第二轮比赛形式是有生上课,采用规定课题,同课异构。无论是无生上课,还是有生课堂,八位参赛教师都有备而来,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教学魅力以及熟练的课堂掌控和驾驭能力,给评委们和观摩的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125日上午进行的是无生上课,参加比赛的八位选手自选了《地球的公转》《气候基本特征》《世界的人口》《河流与湖泊》《海陆变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降水的变化与差异》等七个课题。参赛教师们对自选课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向观摩的老师们呈现了地球公转四季更替、安徽大旱季风显著、世界人口灯光闪烁、大河奔流追根溯源、海陆变迁沧海桑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降水分布空间不均等一幅幅极富诗意与哲理的地理画卷……纵观八节无生上课的课堂,整体水平很高,无论从别出心裁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到独具匠心的教学环节设计,还是自制教具的合理使用等都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同时各位参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对课程资源的合理整合等让在座的老师们深受启迪。

1125日下午进行的是有生课堂,同课异构的课题是《世界的人种和语言》。参加展示的四位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其中不乏熠熠发光的亮点,特别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巧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孙钰老师以“瓜哥”在现代人类社会遇到的有趣故事串联教学内容;郑真老师以“一带一路区域版图”为抓手,追寻“丝绸之路”,探究“人种、语言”;汪乐乐老师紧密结合国家大事,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国家元首们说起,组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蒋静雯老师以“孔子学院”的“迎春节”活动大筹备小组的“文化比拼”、“语言翻译”和“饮食聚餐”等活动串联教学内容,这些设计对教材的把握和重难点的突破准确有效。四节课后,庐阳区地理教研员王振宏老师对下午的有生课堂进行简短的总结。王振宏老师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传递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是行走的文化载体——不同的人种,多样的语言,构成多元的文明世界。民族的、世界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都是人类的文明瑰宝。

1126日上午进行的还是有生课堂,同课异构的课题是《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授课的四位老师各显神通,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诠释着这节课。宋崇老师利用生活化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吸引着学生,戈瑶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一些远离学生生活的知识,通过图片和音频、视频的展现直观地、形象地、鲜活地呈现给学生,李素英老师循循善诱,通过问题链的层层深入起到拓展教学、深化教学的目的,陈立军老师设计学案辅助教学,使得教学过程有序有效……教学形式的多元化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体验与交流的舞台,从而实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四节课后,合肥市地理教研员倪宏忠主任对下午的有生课堂进行了总结。倪宏忠主任认为,本次比赛的课题选择很好,建议教师们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有认同感,即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我和文化自觉,同时面对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对现代文化的创新,做未来文化的使者。

百舸争流千帆竞,蓄势待发破浪行。本次比赛活动形式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探索,对庐阳区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了有效地洗礼和检阅。通过比赛,既充分锻炼了教师们的课堂驾驭能力,也发现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新秀,本次比赛将推荐优秀选手代表庐阳区参加2020年合肥市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期待在明年的比赛中,选手们能够有更精彩的表现。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