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提升庐阳教育品质”暑期校本培训实施方案、为提升我区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能力。7月8日上午,庐阳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于红星路小学举行了2019年暑期校本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学科集中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参与人员有:合肥市教科院教研员刘振棕老师、庐阳区心理教研员刘艳老师及全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老师。
本次活动以“庐阳区精品课例展示”为抓手,无生上课课例展示为载体,通过听课教师互动点评、专家指导发言等形式为我区心理健康教师充电加油,全面促进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教学素养。
展且思——“此时无生胜有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此次课例展示,十位教师深入心理教育的核心、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学段课程标准为我们呈现了十节精彩纷呈的课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有所获。来自42中中铁校区的徐钰莹老师一节《记忆大闯关》带着我们走进了记忆王国,徐老师从心理健康角度结合学生记忆发展规律提出多种记忆方法,打破陈旧死记硬背,为学生的识记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闯关形式的辅导过程更是令课堂妙趣横生。
对于没有航向的船来讲,任何风都不是顺风;对于没有目标的学生来说,学习之路更是举步艰难。目标、规划是学生发展的出发点和导航标。彭丽娜老师《助力成长的线条》深入人心,深刻性的阐述了目标的重要性,并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制定。孙玉杨老师《遇见未来的自己》、许晓丽老师《大梦想家》更是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规划。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要切合学生实际发展,一课一得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方睿老师《外号面对面》、候书霞老师《同桌的阿达》以绘本为载体,直观性剖析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绘本中人物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共情并有所感悟。吴晓洁老师《甩掉嫉妒的尾巴》、杨娅岚老师《瞧我有多棒》、向菲老师《我要为你点个赞》针对学生情绪调适,通过真实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并通过角色扮演辅导形式启发学生接纳不同心理的变化,树立自信激发思考。蒋晓燕老师《身体红绿灯》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指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具有实用性指导意义。
无生课堂虽无生,但却“此地无生胜有生”。老师们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大方从容的教态,让大家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专业性,十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堂无一不展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可期。
评且悟——“润物细无声”
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引发无限思考,专业性的评价更是润物无声学无止境。
合肥市教科院教研员刘振棕老师的点评更是面面俱到,统筹兼顾。无论是从课程目标的设定、辅导方法的运用、教学案例的选择还是课题设计的新颖性、结构形式的完整性,都一一进行了专家评价与指导。刘老师提出: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切入点要小,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段课程标准,这样目标的达成度高且课堂有深度。辅导方法上的选择教师一定要注意多样化,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案例的引用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考虑,要考虑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这样学生能用经验去体会,产生共情。
“心理辅导课,一定要把握住心理辅导课的特点与专业性。要有心理学考量、心理能力、心理品质。组织过程中,活动设计围绕目标,精而深,这样才能学有所悟。今天,老师们的课让我很是欣喜,每一节课都展现了作为心理健康教师的素养和专业性。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愿每位老师披荆斩棘,学、思、悟。”刘老师字字珠玑引人深思,更是对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给与了专业性指导与鼓励。
未来可期——“乘风破浪会有时”
活动最后,区教研员刘艳老师对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布置。刘老师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在不断地扩大,这是我们的收获也是我们的成长。此次教研活动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我们交流中有所感悟有所学习。未来我们要多开展这类教研活动,不断钻研,不断进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我们更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历程发展,健康的心理是实现一切的前提。提高庐阳教育品质,从“心”开始!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