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自古以来,童谣都是孩子们最美妙心声的表达。6月26日,安徽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舒馨分园精心编排的陈鹤琴经典儿歌表演节目《童谣之声 娃娃之乐》荣登大会舞台。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也是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著名的“活教育”思想以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教育理论对现代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为孩子们创作的儿歌不仅语言简洁优美,朗朗上口,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思想内涵。在大西幼舒馨分园执行园长张秀兰的倡导和指导下,吴勤勤和陈馨馨两位老师精选先生创作的《小星星》、《蝴蝶姐姐》、《孩子的笑》和《小兵丁》四首儿歌,并糅合音乐、视频、舞蹈、快板等元素,创新表演形式,让人耳目一新。
“蝴蝶姐姐空中飞,身穿彩衣真美丽。飞!飞!飞!飞到东,飞到西。哪个看见不欢喜。”只见孩子们身穿美丽的花裙,如蝴蝶小仙子般轻盈地“飞”上舞台,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朗诵,仿佛让人置身于万花丛中,与花蝴蝶们一起翩翩起舞。随着队形的变化,孩子们用灵动、活泼的声音朗诵《小星星》,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生动活泼的儿歌,孩子们的朗诵配以形象、唯美的视频,给人们展现了壮阔而闪耀的广袤星空……随着音乐风格的变化,孩子们像变魔术一样,迅速地拿出快板,竹板一响,精神抖擞,“我是一个小兵丁,铛铛铛,向前进。你是一个小兵丁,跟我前进。”孩子们铿锵有力的声音,把活动推向高潮,这首传统的儿歌,搭配现代音乐、舞蹈,让儿歌的磅礴气势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致敬先辈,继承传统,让经典的儿歌传唱在孩子们的心中,经久不衰,这就是“童谣之声,娃娃之乐”这个节目编排的深远意义。陈研会给舒馨园的孩子们搭建了展示自己舞台,更是激发老师们向先辈学习,传承先辈思想,潜心育人的动力,相信在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学前教育的发展将不断开创新局面、实现新作为。撰稿/摄影:余丽娟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