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庐阳区余冬梅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引领庐阳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在合肥市教研室曹亦兵老师和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员方明惠主任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6月5日,由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庐阳区余冬梅名师工作室承办的“合肥市幼儿串珠游戏专题研讨活动”在长江路幼儿园京福分园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围绕美术区串珠游戏进行研讨,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有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教研室杨谊金主任、合肥幼师高等专科学校师训部罗玉蓉老师、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张莉主任、庐阳区教体局幼教教研员方明惠主任以及长江路幼儿园王俐园长。庐阳区姐妹园园长及教师近一百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名师引领——解读串珠案例经典活动
首先是来自庐阳区余冬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余冬梅园长,向大家介绍名师工作室成员学习小班《串珠游戏方案》的情况,介绍了京福园在串珠游戏方案的学习与开展情况。分享了美术区域串珠游戏案例《毛毛虫》,她详细的介绍如何以幼儿兴趣为中心,不断地调整串珠游戏材料的具体策略,根据幼儿游戏需求来层层推进三个阶段的毛毛虫美术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余园长提出在美术区域游戏中教师应始终以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身份支持幼儿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要充分了解幼儿已有经验、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满足幼儿游戏需求、最大限度地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美术经验需要。真正做到在游戏情境下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玩中学,学中玩”!
成员展示——分享多彩的美术区域活动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工作室成员分享各自的美术区域活动,分别是合肥市林旭幼育幼儿园王娟老师《好看的笔筒》,合肥宿州路幼儿园陈希老师《创意吹画—妈妈的手提袋》,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京福分园刘庆老师《花儿朵朵》,合肥市市委红玺台幼儿园刘燕敏老师《瓶子变变变》,合肥市祥源上城国际幼儿园褚有玲园长助理《开心果子花》,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王瑞老师《我爱冰淇淋》,合肥市荣城幼儿园刘晓艳老师《美丽的吊桥》。在她们的分享中有的是美术区域的学习故事,有的是串珠案例分享,在不同的活动中均体现了教师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展现、巩固和提高生活经验,教师有效支持幼儿游戏的意图,帮助游戏不断推进,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全园参观---各班美术区域活动领风骚
每位幼儿都是天生的游戏家,那么在美术区域游戏中,如何有效发挥串珠游戏材料的有效性?老师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了串珠区域游戏现场观摩。专家及参会教师们按照所持手环的不同颜色入不同的班级参观活动。观摩的过程中老师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京福园小朋友们的热情,他们挥动着小手和客人老师打招呼,之后又投入到自己的游戏中。三个班的美术区的不同阶段小一班的《我爱冰激凌》让串珠装饰从平面到立体到螺旋,小二班的《毛毛虫》大木珠到小珠到彩色塑料珠,小三班美丽的扣子花从平面到条状再到立体的花朵,班级教师通过展板的形式展示着各阶段开展的情况,让人眼前一亮、一目了然。班级里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操作串珠游戏。在班级精美的布置、有秩序的游戏和合理的布局里,参观老师们看到的是幼儿熟练的动作、积极的状态,开心的表情。也看到小小的串珠、纽扣在幼儿的奇思妙想里变得造型美丽,赋予幼儿美的表现以及情感的表达。判断出幼儿串珠游戏在扎实的开展,是一种常态的、开放的状态。
思想碰撞——绽放幼儿教师智慧之花
参与观摩的老师根据所去的班级不同分成了三个讨论小组,每组由工作室成员组织讨论活动,所有老师逐个发表自己的所听、所见、所感。老师们反映最多的是受益很深,赞扬京福园的区域游戏及美术区的串珠游戏扎实的开展,让串珠活动方案更加灵活的开展起来,对于各班接下来的串珠方案进行的方向给予一些有效建议,最后每个小组的代表教师对于教师的交流给予总结发言。
点石成金——专家答疑解惑促提升
邀请杨谊金主任为本次活动做点评总结。首先,杨主任对本次的活动给出了高度的评价,他肯定了幼儿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肯定京福园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肯定了工作室每一位成员及京福园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杨主任针对学习故事做了详细说明,提出在学习故事中最重要的是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品质的观察与培养,同时教师也要以专业的角度去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把握幼儿成长共同体的情况,以专业的知识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针对老师的疑问如何把握学习故事给了几点建议:观察、记录、讨论、决定等。提出在学习故事中我们要有支持游戏活动开展的主轴,观察的侧重点要明确、要延续等。让老师们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研讨活动结束了,但追寻幼儿快乐游戏之路仍然漫漫而长远,余冬梅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继续不断的奋力求索,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发挥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为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奉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人:汪娟 审稿人:刘庆)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